黑泽明与马尔克斯谈编剧

黑澤明 vs. 馬奎斯的對談

Akira Kurosawa vs.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胡金銓筆下的伍迪艾倫

(以下為兩人在坎城影展的一段對話)

馬奎斯:

我很有興趣之道你怎麼樣寫劇本。第一,因為我自己也是個編劇。第二,你很多電影都是文學名著改編的。我很懷疑,我的作品是否改編成很理想的電影。

黑澤明:

在我構思一個概念,認為可以成一個電影劇本的時候,我就帶著紙和筆,找一個旅館,把自己關起來。在這個階段,我只有一個故事的結構和概念,我大概已經知道了故事的結尾;假如我不知道開頭的一幕怎麼寫,我就順著那個概念來回的想,就像流水一樣,很自然地,想到一個點上,那就是開頭。

馬奎斯:

在你構思的時候,是先有形象(image)呢?還是先有一個概念(idea)。

黑澤明:

我沒有辦法解釋的很清楚,但是我想一開始,先有一些零碎的形象。和我相反的,一般日本的編劇,先創造出一個劇本的整體觀念,然後一場一場的組織起來,再把整個結構有系統的排列好,這時候再動筆寫。我想這不是個好辦法,因為我們到底不是上帝。

多數導演常常在影片一半的時候,還沒有認識到,用電影的形象把文學的形象傳達給觀眾有多困難。舉個例子,一位年輕的導演改編了一個偵探小說,一場戲是這樣安排的:一個死屍躺在鐵道旁邊。他堅決的認為,這樣安排(也就是說死屍躺的地方),正附合小說中的主題。我告訴他:「你錯了!因為你已經看過小說了,所以你知道那死屍躺在鐵道旁邊,正附合小說所要表達的意思。對沒有看過小說的觀眾來說,那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Loading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