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1942》,喜欢《Life of π》

中国一直有易代修史的习惯,当朝为前朝修史,并把当朝的历史留给后朝去修。这比自己给自己涂脂抹粉,显然要客观得多。

《1942》就是一部用胶片修成的历史,我把它看成是一部纪录片,而不是虚构剧情片。这部片子很赚人眼泪,我承认,我坐在黑暗中,也眼圈发红,还看到电影散场时,一个老先生坐在座位上双手合十,纹丝不动。

但是,我不喜欢这部电影。因为片中没有灵魂与信仰,尽管出现了教堂、神父和传教士。

冯小刚刻意表现饥饿的残酷,有的到了令人坐立不安的地步,也达到了中国电影审查机关所能容忍的极限,但是,对于电影来说,残酷不能当饭吃。史诗电影必须有美学意义和神学意义上的救赎,否则只能算是记录,而非史诗。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喜欢张艺谋拍的《活着》(不喜欢孟京辉的话剧版,以后有空专文论述),尽管富贵少爷遭受的苦难不比张国立扮演的东家少(在余华原著中,也是死一户口本),但是影片传达了中国人的救赎理念:”好死不如赖活着“、”孩子就是希望“。而《1942》是虚无的,虚无到没有寄托,没有信仰。

近期上演的电影中,我最喜欢《Life of π》。我喜欢用这个π,而不是英语的Pi,更不喜欢那个花俏的中文译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π就是那个在无意义的世界寻找意义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这种从乡村走出来的孩子,进入惊涛骇浪的城市,只有虎狼一样的青春相伴,我们就是π。

我发现,写一个人一生的文学作品,怎么写都好看。相反,很多传记反而不好看。这是为什么呢?我记得看过老美写过一篇《传记之死》,涉及过这个问题。传记不好看,是因为传记作者,总是努力试图从不相关联的事物中找到关联,从没有逻辑的人生中找到逻辑。

例如,一本典型的传记,往往是这么开头的。

刘淼出生于1984年,那一年改革开放进入第6个年头,演员里根正在步入白宫椭圆形办公桌,一个叫乔布斯的青年私吞了朋友开发单片机的7500美元,在大洋彼岸,戈尔巴乔夫距离权力中心只有半步之遥。在距离莫斯科8900海里的太平洋底部,一座火山正在喷出岩浆。而加德满都的天文学家发现,半人马座的嘎嘛星已经有一年没有发出射线了。

看了这样的传记,你的第一个念头肯定是:What’s the fxxking point?

而写一生的小说和传记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文学家构建一个自洽的世界,而没有义务从混乱的世界中寻找联系。

我的目标就是修史,还原个人史,还原时代史,以虚构的方式重构,以下潜的姿势飞升。

Loading

Tags: , , , , ,

21 Responses to “不喜欢《1942》,喜欢《Life of π》”

  1. 不同意 says:

    通篇和我的感受不同,有些情绪,求沟通。
    史诗电影和记录片?冯要拍史诗么?是博主想看到史诗,你想从饿死300万人的故事里看到史诗?
    范伟吃了拿刀叉着的肉,在你们眼中是没信仰了?他信,先活下去。纯粹的信仰美好极了,但是它的价值有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他都挂了,他还能做什么?我相信人性美好,但人是动物,机器干活还得给电呢,何况是人。信仰在温饱面前一钱不值。
    “孩子就是一切”,张国立抱着孙子,拴住保护花枝的孩子,这不是信仰?这是什么?
    What is the fucking point on ur last paragraph ?修改的历史还是历史么?
    我也看了PI,中间睡过去两次,真心不觉得那么牛逼。人想看到什么,和真的发生了什么,人该信些什么?看到了些这个,没觉得信仰光芒万丈的照耀着电影。

  2. 香宝儿 says:

    现在许多的长篇大论都不知所云。

  3. George says:

    说的没错,对于真正又信仰的人来说,在生存跟良知的抉择面前,估计选择良知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因此经历过几次这样的大灾大难后,基本上真正有信仰、有良知的人,大部分都会死光。
    就好象文革以后社会道德整体下滑一样。
    这个状态真要恢复过来,没有个几十上百年,是很难的。

  4. sunnybbc says:

    我也觉得张艺谋的《活着》是里程碑。 而且, 是不多的能和原著抗衡的改编电影。
    《1942》, 很显然, 肯定不如《温故1942》.
    《少年派》, 没有看过小说, 不好评价。 只是觉得电影很好看, 看完了, 很想找人一起聊聊。
    看完了,还觉得意犹未尽的电影, 都是好电影。

  5. Joey says:

    知音,我也是喜欢Π。中文名字俗,赚票房用的而已。Algae Island国内通解为饿食母肉,也显出至今难以突破吃的层面。来我的网址看下我的观感。

  6. kk says:

    看来哲学与信仰总是那么不近人情

  7. C says:

    1942没信仰?
    又一次拿信仰压榨人性。

  8. jamiekid says:

    我觉得中文名翻译得很到位,说出了作者营造美好的第一个故事所包含的善良意愿,很符合中国人的含蓄。

  9. 老胡 says:

    目标很性感 现实很骨感

  10. Mocry says:

    说明你没有信仰过。
    如果了解虔诚的伊斯兰教,又或者佛教徒,吃饱这样的问题导显得无意义。
    我们是世俗人,凡人。凡人的理解不过如此。
    我记得有篇文章说到。其实真正优秀的人已经死了,因为没死的都是惧怕死亡的。
    大致意思如此,不必咬文嚼字。
    吃饱与死亡,哲学上我们还太嫌稚嫩。

  11. 没饭吃别谈信仰 says:

    没饭吃别谈信仰, 脱离人性
    每个人天生具有一种信仰那就是 先吃饱
    一般意义上的信仰在人的原始信仰面前就是xxx

  12. 当我们再回首时,沉淀的可能不只是记忆,那些如风的往事,那些如歌的岁月,都在冥冥的思索中飘然而去。拥有的就该要珍惜;毕竟,错过了的,是再也找不回的。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13. 若是有真情,爱意如溪水,若是有真爱,爱意如阳光,若是两情相悦,又岂在朝朝暮暮,女子淡淡的情愫,深深地想念,浓浓的爱意,蜜蜜的言语,醉了他的情,醉了他的意。…

  14. www.qiri.cc says:

    我也不喜欢,特不喜欢它那种氛围

  15. 海纳百川 says:

    有空去看看吧,再怎么忙也要停下来去过滤下心灵。

  16. summer says:

    人总是会有表达的欲望,作为导演是有一种用胶片来表达的特权的。

  17. 山寨吧 says:

    这个模版这么简洁啊 我喜欢

  18. […] 7 题江台驿(一作江台驿有题)_王建 水北金台路,年年行客稀。 近闻天子使,多取雁门归。 ——一首即兴诗咏。江台驿原来是出使者必经之地,现如今取道雁门,这里自然受冷落。不过向来古诗被过分解读,正如王佩先生谈的传记写法一样,若是这样的话,那这江台驿也就好比皇帝宠幸的妃子失宠,天子蓄养的士子失意云云。 […]

  19. 所谓悲喜 says:

    我想到关于团圆这件事。不是人有悲欢离合何事长向别时圆,而是终点。比如电影连续剧,我以前总是喜欢大团圆的欢喜结局。人物们经历了很多的苦难与辛酸但是最后穿过所有栅栏和人群团圆了喜庆了

  20. 小卟咚 says:

    没有信仰的灵魂,犹如海底的植物而飘渺,虚幻地则挣扎着。一个空虚的躯壳除了酒囊饭袋还会什么呢?即使吃饱了喝足了,且虚脱也。还原过去,叙说现在,展望未来让我想起航母起飞的姿势。

  21. not agree says:

    你说没有灵魂与信仰,有信仰的前提最要吃饱肚子吧?吃饭都有问题的地方你能指望有什么信仰?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