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暴力史

在黎明到来之前,我要写一写我的暴力乡村。农村是暴力的天堂,是失管的飞地,至少北方农村是这样。这与社会制度无关,暴力潜藏在隐秘的基因里。

从我记事起,到18岁离开乡村,我们村发生的自杀事件不下十起。也许为自证清白,也许为家庭矛盾,也许灰心懊丧,他们用一根绳,一瓶药,结束了一生。我记得,我小学女同学的母亲口吐白沫被抬上拖拉机,两天后,同学穿着白鞋、臂戴黑纱出现在课堂上。她姥姥家为了出气,把她父亲的家砸个稀烂。

乡村暴力有两种发泄渠道,针对别人,或者针对自己。山东人性格暴躁,但性情内敛,加上不善言辞,拙嘴笨腮者居多,因此暴力成为一种通行的语言。村里一个孩子,从小姥姥带大,长大之后,姥姥家去得少了。她姥姥做饭的时候,激他说:“你看你忘了姥姥了。”他顿足捶胸,抄起菜刀把小指剁下。

我们村有一对夫妇,生有一儿一女,不知为什么,在棉花地里吵了起来,妻子先拿起剧毒农药呋喃丹一口喝下,丈夫一看,谁怕谁呀,把另一瓶喝掉。剩下一对孤儿,由年迈的爷爷抚养。生计艰难,男孩长大后只好偷窃为生,被判刑。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真刀真枪打架的比较少,即便是打了,也不会结下很深的仇怨。相反,那种语言的侮辱,态度的蛮横,杀伤力远远大于打架。这种积怨最深的冷暴力,几乎影响到家家户户,村里经常有互为仇家的人家,不但上一代不来往,下一代彼此也不说话。

有一个二大娘,从年轻时守寡,是村里有名的铁嘴钢牙,天不怕地不怕,谁要是惹了她,她会奚落到你死。她有一个爱好,夜里蹲在儿子喝儿媳的窗台外偷听,第二天再把他俩一通臭骂。她死的那一天,几乎是村里人的节日。

我不知道,这种无来由的仇恨和语言暴力,发于何种动机,也是是想通过把别人踩在脚下,让自己卑龊的人生抬高一毫米?我小时候,父亲虽是农业户口但在教书,所以我一直叫“爸爸”而不是很土的“爹”。村里一个妇女,当着许多人冷笑说:“你爹要是挣一分钱的工资,你叫爸爸也行,但是他也是土老百姓。”

改革开放了20多年,家乡几无变化,但是近十年来,利益驱动的战车终于开到了我们那里。县里引进了最污染的企业--皮革城,还有若干化工厂,与之相配套的是,黑恶势力沉渣泛起,暴力传统得到发扬与继承。家乡的黑社会连周边的县市听到都闻风丧胆。你想象不到,大街上一个卖烧鸡的普通妇女,因为跟路人吵架,可以立即召集一车带着武器的光头来。

我的远方表哥是开出租车的,一米八五,五大三粗,打架三五个也不是他的对手。有一天,车里上来三个东北女人,要他开到邻县,他也没在意,就接了这个活。结果走上了不归路。三人在他身上连刺十几刀,犯罪动机,就是抢这辆旧普桑。

我们村刚刚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一位60多岁的老汉(论辈分我跟他叫叔),因跟儿媳有矛盾,被他的亲孙子,用扁担活活打死。要命的事,事发后他们族里的人,竟想悄悄发丧,对外谎称老人是服毒自杀。幸老天睁开三分眼,凶手带了外村两个朋友助阵,那俩人逃回家,告诉家长,一家人因畏惧而报官。

无独有偶,前几年,另一个乡镇有一对父子跟乡亲打架,把对方打伤,自己受轻伤。回来,儿子担心对方报复和索赔医药费,居然想出把父亲掐死已嫁祸他人的主意。父子搏斗了半夜,老人才死。公安一勘察,就发现了破绽。这么愚昧残暴的事件,发生在21世纪,真令人匪夷所思,但这就是乡村,这就是中国。

但是,你想象不到,尽管有这么多暴力事件,家乡的大部分人还是都活了下来,并且挺安居乐业的。大家谈起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还挺为自己是山东人沾沾自喜的。民间也的确存在着淳朴与善良,一家有难三家帮,兄弟和睦同居,儿媳侍奉半身不遂婆婆二十年的事,屡见不鲜。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社会。

我在暴力乡村长大,耳闻目睹了很多人间惨剧,有的就发生在我的家族。我知道语言的暴力有多么可怕,我知道人与人的和睦有多么难得。我相信善良,痛恨暴力,时常提醒自己做不了好人也要做一个无害的人。也许我做不到,但我希望我这一株暴力的毒土药水里长大的植物,不再毒人。就这样吧。

Loading

Tags:

40 Responses to “乡村暴力史”

  1. […] 有知情者透露,副书记跟中年妇女早已有染,铁军是被他俩联手做局给害了。不过苍蝇不盯无缝的蛋,铁军自己也有问题。村民说,他老实幼稚,望之不似人君。村里发生孙子打死爷爷的事件,他作为一村之主,不为事主守秘,在大街上讲疯了。 不过这事还不算完。铁军的老婆,不但原谅了丈夫的出轨,而且跑到村委办公室把中年妇女打了一顿。预计这场斗争还不会轻易结束,因为铁军有兄弟五个,在村子里跟谁斗都不会吃亏。 […]

  2. 老乡 says:

    博兴的,鲁北这些事多,胶东少,还是和经济发展有关。

  3. […] 链接:http://baibanbao.net/nonfiction/a-history-of-voilence-in-countryside/ 标签: 乡村暴力史, 北方农村, 白板报 […]

  4. […] 链接:http://baibanbao.net/nonfiction/a-history-of-voilence-in-countryside/ […]

  5. fiona says:

    5岁的时候,村儿里的一个小媳妇,因为和婆婆发生口角,承受不了婆婆的恶言攻击和一些没来由的污蔑,她为了她心中神圣的清白,喝农药死了。

  6. fiona says:

    “我知道语言的暴力有多么可怕” 太有同感了。
    俺们村儿就是这篇日志的复制品。

  7. 青争 says:

    其实不光是农村,城市里也有,只不过农村里更野蛮更暴力。我想一方面是文化传统,大部分山东人都有水浒情节;另一方面在于法制观念不强,法制建设不完善,人民也缺乏安全感,捍卫自己也许就剩下了拳头;再有山东人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带来了更多怨愤情绪。

  8. 蚂蚁恰恰 says:

    不知道民风淳朴和思维简单和暴利横行之间是不是有一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呀

  9. says:

    真的是很奇怪的社会.为什么啊?为了什么???人心的脆弱,人心的自卑.那些口出恶语的人的心理倒底是什么?就想把别人踩在脚下.
    另:城乡的生活对比.物质的对比.真的会让人心疯狂.2012将来,人心需回归"爱".

  10. […] 文章转载自:http://baibanbao.net/nonfiction/a-history-of-voilence-in-countryside/ […]

  11. ob says:

    我是南方的,虽然在城镇长大,身边也有不少残暴的案例,比如,某司机被十几人拦车抢劫,油门一踩,直接把十几劫匪碾在车轮下。语言暴力方面,从出生的那天起,每个人都受过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语言暴力吧。

    关键原因是在于,生活压力太大,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再加上潜规则盛行,所以法律形同虚设,大众心灵荒芜。

  12. airvono says:

    “农村是暴力的天堂,是失管的飞地,至少北方农村是这样。” 太对了。

  13. sibyl says:

    这种事情倒不限于一个省吧,也许是他们的生活太压抑了。有的人习惯于压抑,有些不会,找不到宣泄的方式,便直接简单的发泄在拳头上了。话说,在今天,真的很难看到可称之为健康美好的生活榜样了。

  14. 独唱 says:

    没觉得我家(东北)有这么暴力。。起码闹人命的事儿没听闻过的。。

  15. 小小虫 says:

    真他妈恐怖,看完心里有种惊悚感

  16. sloway says:

    有几个错别字。

  17. 23341 says:

    和海瑞描写的明朝农民很相似 淳朴善良但是有时候又狠毒残忍 好的时候会恨不得掏心窝子给你 不好的时候也恨不得把你的心挖出来 也许这就是人性

  18. Leonard cisco zhao says:

    已黄河为分界线,暴力倾向不同。。 鲁南人还是很威武的。。鲁北就不同了。

  19. vback says:

    你是沾化的吧

  20. […] 大Y看到小L乐此不彼的折腾数码,挨踢的时候,也总是语重心长的说:“你看你们现在买电脑,都是7.8千,买什么苹果的要1w,手机也都是3,4千,我们那个时候……”小L也是不冷不热的“呵呵,呵呵”个不停,心想,那是一个以生存为目的的世界,现在我们的世界除了生存,不是更要注重生活么? 其实,我们的生存都已经成了最大的问题。 […]

  21. jarka says:

    恩。历历在目。
    故乡仿佛就在眼前。

  22. […] 来源 Share this:饭否EmailLike this:Like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post.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天下杂谈 and tagged 农村, 暴力, 乡村, 乡村暴力 by 李小孩儿&新闻刺客. Bookmark the permalink. […]

  23. 老白 says:

    我来自农村,初中时候长的矮小,老被个子高的欺负,直到我发育了个子也长高了,这种情况才变得少见,但偶尔也会被人语言暴力,大学毕业我去了北京,想其家乡只有一种恨的感觉

  24. zoomworld says:

    写的真好。非常喜欢这篇文章。

  25. XNCB says:

    农村应该都是这样,精神上的排解渠道太少了,根源还是教育问题,因循守旧,无法融入现代社会,中国的农村就是文化荒漠。

  26. emlary says:

    中国有谚语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离开老家之后,我妈每次给我打电话都热衷于报道县里的大案要案,但这并不是乡村生活的全部吧?北京台《法制进行时》收视率也很高,这又能证明什么呢?

  27. 东西不二 says:

    民风如同人性,善恶并存。
    一个人如果不走出成长之地,见见外面的世界,就不会将生命价值重审,眼前的得失终将主宰着他们的情志。

  28. clyee says:

    打的相识了相识。言语的攻击、舆论驱使的都自杀了

  29. 姿不抵债 says:

    很久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光荣的愤怒》,说的是云南农村的黑恶势力的事。中国现在的大部分农村,掌权的依然是有黑社会背景的人。虽然离乡多年,但是不敢眷恋。

  30. wwg says:

    我是山东人,烟台的,我不认为乡村是暴力的,是因为无望和不公。
    这几年生活好点,这种事情少了很多了

  31. 产地山东 says:

    山东北部沿海乡村。
    初中同学数人因拦路抢劫被劳改。
    暴力拆迁、武力抗拆,不胜枚举。
    不是人民变了,是这个国家变了。

  32. ls zhao says:

    对此深有体会,我家就是山东沂蒙山地…记得初中我们就把老师打了,抢劫,强*我们班就有地。

  33. tangxiaochao says:

    河南山东农村的黑恶势力,是很凶残。尤其是自从实行村长普选以来。

  34. lily says:

    文字很吸引人,每更都读,加油!

  35. fenghua says:

    这个写得好!我正想写村里的另一现象。。先看了你这个。。

  36. lily says:

    其实这样的暴力在城市是更甚的,只是在农村容易得到关注,而在大城市很多容易被冷漠忽略掉。
    再一个原因,乡民们更莽直,而城市里,有人横,就有人怯,没有那么容易爆发。

  37. jasmine says:

    这一切都说明法律是多么苍白。

    我是潜水的粉丝,喜欢你的文章。每期必读。

  38. Nowings says:

    我也是山东的,你所说的,也是身边所发生的。确实很怪异,良善与暴力并存,质朴与狡诈同在。
    但是我所见的,你所见的,都是少数现象,不是主流。
    至于“不敢去山东自助游”,倒也不必,因噎废食了有些。

  39. 野草博客 says:

    真吓人,害我不敢去山东自助游了……

  40. 李修斯 says:

    不会吧,看来是有点代沟了。我是无棣的,从小长到18出来上学,倒是没记得几个打架致死的,不过,在村里不锁门倒是真的,再就是在家乡真的很安静。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