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火爆的背后(绝无半点剧透)

看了《阿凡达》。按照我的标准,它只能算一部好看的电影,还算不上一部好电影。

我对好电影的定义是,不靠3D眼镜,不靠大屏幕,哪怕用手机屏幕,模糊画质,极慢网速,也能吸引人看完的电影。

好看的电影看一遍就够了,好电影则值得反复看。

看《第六感》会让你从椅子上跳起来,看《肖申克》会让你在大雨中跑起来,看《艾薇塔》会让你在黑夜里唱起来,看《阿凡达》只会让你在凌晨四点半排队的长龙中排起来。

有人问我怎么评价阿凡达?我说八十年代有一本刊物《青年一代》,略黄,里面讲到一对恋人,男的非非想入,写了一张条子“今夜我能跟你在一起吗?”。女的回给他一封信:“等待新婚之夜那神圣时刻吧”。三年后“神圣之夜”来临,男稍战而屈,女负痛而冷。任何过高期待,多半这种结局。

我问美国的朋友,他们说很容易就买到了《阿凡达》的票,我问巴黎的朋友,她说那里都没人讨论这部电影。《阿凡达》何以在中国一票难求,成为一个公众事件?

有人说,这与片子的高科技含量有关,《阿凡达》的3D特效,足以把世界上的电影分成两种:《阿凡达》之前的电影;《阿凡达》及以后的电影。

也有人认为,这部电影被追捧,跟它反映的拆迁主题有关。

我承认,这部片子的视觉效果确实很震撼,它的主题在普世意义上讲也很革命。革命的正当性,抵抗的正义性,以有限暴力对抗无度暴力的合法性,即使在西方主流社会和主流电影中,从来没有被否定。倒是革命最频繁也很需要革命的地方,智识阶层都在喊着告别革命。

但这不是《阿凡达》异常火爆的主要原因,在这个蜗居都奢侈,只能蚁居的时代,多少人能有被拆迁的荣幸?这部电影的热闹不是一个孤立事件。

自2009年年末开始,中国在文化思想领域控制收紧,文化产业进入严重衰退期,。广电总局连续使出杀威棒,工信部干掉了一个个网站,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当商官和官商联袂携手,关上门又堵上窗,毁坏私人领域,压缩公共领域。当电影院被《三枪》这种艳俗的烂片所占领,当电视上响起声声破盘价和亚克西,当网站一个个被连根拔起,当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品极度缺失。人们必须寻找替代品。

《阿凡达》来得正是时候,人们纷纷用脚投票,涌向影院,排起长龙,在170分钟微光照耀下,稍微透口气,与文明稍微接一下轨,这分明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抗议。

《阿凡达》越火爆,说明文化思想越冰冷,这就是如铁一般沉重的现实。

Loading

Tags: ,

31 Responses to “《阿凡达》火爆的背后(绝无半点剧透)”

  1. 路人 says:

    你的眼里 好剧情即为好电影,太片面了,这种思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大制作、新技术应用、成熟的商业运作也是电影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去影院看到的电影都是商业化的电影,那就得拿商业片的眼光去评定他。

  2. sexla says:

    同意你的观点!!!!!!!!

  3. shaozhihao says:

    报告!澳大利亚这里阿凡达挺火的。

  4. sheep says: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

  5. flq says:

    土鳖总喜欢拿洋人说事儿,你美国的朋友不喜欢,你巴黎的朋友不喜欢,然后可怜的中国人就没资格喜欢了。。laf,还拍拍脑袋就说一票难求,你眼界里中国就那么点大地方吗?

  6. windstorm says:

    阿凡达在美国都火爆成啥了,到现在了进场还要排队

  7. 下岗海盗 says:

    Ling says:
    2010/01/10 at 14:51

    主要还是3D效果目前没法盗版,期待聪明智慧的中国人民的破解。

    =================================
    楼上的你out,你去淘宝上搜一下3D电影和3D眼睛试试。

  8. 路人甲 says:

    比利时原子塔边上的那家影院有个IMAX厅啊~

  9. Jamie Bell says:

    该片火爆的原因就是:炒作后导致供需失衡

    比較同意這句話。
    此電影之所以有如此火爆,導演本人的知名度、電影的科技含量、鋪天蓋地的廣告,令人們都有了那種好奇心去一看個究竟。
    這就是商業電影。

    也比較同意作者對“好電影”與“好看電影”的區別。
    於是乎,把這套頗為成功的商業電影僅僅看做是大家茶餘飯後,提提神的工具,即可。

    上升至文化角度,在石屎森林裏面,真正有文化、有思想的人,有多少?我國大部份同胞精神文明的高度,大家心知肚明。有思想之人,繼續追求,偶爾休息休息,看看身邊居然有凌晨就去排隊輪候一套商業電影這些有趣的新聞,也無傷大雅。

  10. sunny says:

    我还没看,但我认同笔者的观点“好看的电影与好电影”的区别。

  11. sunny says:

    我还没去看,我觉得我是一个与大家相反的人,越是大家抢着要的东西,我越是不愿意搭理,我还是很赞同笔者的观点,好看的电影和好电影的区别。

  12. 阿企 says:

    王老师似乎忘了考虑国外人均电影设施的情况比国内好很多,买票自然不难,一两个人的印象也无法判断电影是否火爆,看看票房才比较靠谱。

  13. 小夕 says:

    Ling says:
    2010/01/10 at 14:51
    主要还是3D效果目前没法盗版,期待聪明智慧的中国人民的破解。
    ———-
    对呀对呀

  14. army8735 says:

    我感觉周围很多人没有想到拆迁这个主题。

  15. H says:

    不敢苟同

  16. 大衰神 says:

    文章建立在《阿凡达》在国外不火爆的基础上,事实是《阿凡达》在国外也很火爆,结论就是在中国,无论保守主义者还是自由主义者,都很CCTV。

  17. homeland4 says:

    这部片在比利时也是一样的火,上映快一个月了,现在的上座率还有9成。今天刚去看完第二遍。去得晚了点,结果是只有第一排还有票,看完脖子这个酸啊。要不是明天还要上班,就直接跑荷兰去看IMAX了,偏偏比利时没有IMAX影院。还不如国内呢。

  18. ashley says:

    在荷兰这部电影也挺热的~~~

  19. songshu says:

    英国也是一样,imax的票热到不提前定就买不到的地步。

  20. 可不可以 says:

    自2009年年末开始,中国在文化思想领域控制收紧,文化产业进入严重衰退期,。广电总局连续使出杀威棒,工信部干掉了一个个网站,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当商官和官商联袂携手,关上门又堵上窗,毁坏私人领域,压缩公共领域。当电影院被《三枪》这种艳俗的烂片所占领,当电视上响起声声破盘价和亚克西,当网站一个个被连根拔起,当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品极度缺失。人们必须寻找替代品。

    《阿凡达》来得正是时候,人们纷纷用脚投票,涌向影院,排起长龙,在170分钟微光照耀下,稍微透口气,与文明稍微接一下轨,这分明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抗议。

    《阿凡达》越火爆,说明文化思想越冰冷,这就是如铁一般沉重的现实。

    ————————–
    讲的太好了!

  21. dobby says:

    更正一下, 巴黎这部电影很火爆, 放映快1个月了仍是场场爆满… 有人觉得不火爆可能是因为这边电影的选择太多, 相比之下火爆的差距没有国内那么明显…

    卡梅隆本身确实是个传奇, 如果你看了这部电影背后的制作故事, 也许你会对它的火爆有一些另外的看法.

    关于国内看电影排队的现象, 我觉得是因为终于又有这么一部电影让人想去电影院看(而不是下载), 而且不只看一遍了… 大家排队还不是因为想看, 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抗议? 生活没有那么累吧

  22. 来自苏北 says:

    从这篇文章以及“胶片让数码羞愧地低下了头”看,作者是文科生吧?

    请大家不要再往玩聚上顶了。

  23. shokyo says:

    纯粹胡说!
    90年代大家窝在家里看D版VCD,也没有网络可上的时候,一样是电影业衰落的年代。
    该片火爆的原因就是:炒作后导致供需失衡。

  24. Ling says:

    主要还是3D效果目前没法盗版,期待聪明智慧的中国人民的破解。

  25. 追忆宋凤 says:

    太佩服楼主了, 不可否认里面有映射拆迁的成分, 但是把这个作为人们疯狂买票看电影的主因实在是有些太过于夸张了. 绝大多数人看这部电影不是什么所谓的”用脚投票”, “文化思想越冰冷”. 不要太上纲上线了

  26. zp1030 says:

    因为国内能看到的“好看的”和“好的”电影都不多,引进的基本都是“好看的”但一年也就十几部。国产电影多年来又死活不给面子,一年只出一两部“好的”。

    再者,院线制的市场化不够开放,就和贵国的各行各业一样,导致一票难求。

    最后,是舆论,永远都是同一种调调。而目前舆论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巨大,说明媒体不成熟,消费者也不成熟。

    所以阿凡达成为公共事件

  27. gojin says:

    未必全是抗议,虽然说它是无意识的。

    它好评如潮,电影本身的噱头也足够多。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好奇心早就被吊足了。跟其他电影不一样,下载或买碟无法享受到该电影所要展现的划时代的视觉效果。只要故事不糟糕,注定票房火爆。

  28. hehe says:

    每个人喜欢的不一样很正常, 你不是视觉系的罢了。

    但对你说的国外的情况, 不同意。 美国票好买,是因为影院多IMAX也多。法国也是好几周票房冠军了,没人讨论?我不信。
    22天11亿7千万的票房总不会都是中国人贡献的吧。

  29. 张马丁 says:

    深表赞同!

  30. simply_red says:

    至今未看,但仍想看,仅仅因为热爱科幻电影。

    ps, 倒数第五行有一处笔误;) 与文明接一下规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