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海 1949》读后感之无序发泄版

最近只要我心情一不好,就能找到一个立即奏效的快乐方法,评论龙应台。

又翻龙应台大江大海,这本书如果把下面类似的话都删掉,可读性将提高80%。这些鸡鸡婆婆的话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场雨一躲就是六十年。”

龙应台难道不知道,她所操的汉语里有一种写作手法叫白描。在描写给外公烧香时,龙非要说,那烟”像柔若无骨、有所企求的手臂,随风没入天水无色之中。”怎样能冲淡文字的悲剧感,多用这种油滑的比喻吧。

龙应台这个鸡婆,《大江大海》我已经看到了76页,里面除了费尽笔墨摹写她的父母和她自己,并无一点大历史的叙事。

我无法消受龙应台这样的叙事方式,当毛泽东演讲的时候,“槐生(龙父的名字),原来你也在这里。”

应台,我们可不可以把岁月交给风,把往事交给云,把比喻交给诗人,把修辞交给小说,把自恋交给自传,只把历史事实留给《大江大海》。

即便在引用平实的史料的时候,龙应台也压抑不住修辞的冲动。引用英国驻青岛领事日记,她也要耍耍比喻:“他记载这一天,不带情感,像一个隐藏在码头上空的摄像机。”p.77

龙应台采访诗人痖弦。痖弦是河南流亡的中学生,看到布告“有志青年到台湾去”,就参了军。部队许诺,到海那边每人发一件软玻璃雨衣。到了台湾,痖弦拿到神奇的雨衣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显然当地渔民都一人一件。

上海为什么有西藏路,台北为什么有兰州路?这个规矩原来既非国民党,也非共产党制定的。读龙应台《大江大海》得知,1862

龙应台《大江大海》中考证出,街道名字以中国省市名字命名的传统,肇始于1862年。上海英美租界合并,街道要改名。最后达成“上海马路命名备忘录”,干脆以中国地名命名街道,以免内讧。

龙应台《大江大海》正文中,经常莫名其妙冒出三个字“飞利普”(例如P.135),如果这不是为电器公司做广告的话,那么是什么意思?

龙应台说:共军打济南时,用的是“边打边俘边补”的策略。俘虏的国军,换上帽子,或者只换帽徽,就填充前线去打国军,而统计共军伤亡时,这些反戈一击的战俘是不计入的。p.150

奔着看“长春围城”才读《大江大海》的人们,请直接跳到166页。

除了书信和说明书之外,我不能容忍第二人称叙事。比如龙应台的这些文字:“你挨饿的时候,你的身体很瘦,但四肢会浮肿。你的头发,变得很细。” p.167

被围城饿死,被炮轰死,被砍头活埋,被原子弹熔化而死,这些死法,哪一种更体面,哪一种更人道?没有任何区别!人根本就不应该那样死!也许这就是中国人从近百年世界史中获得的最大的教训。

龙应台对待历史数据的态度是很草率的,关于长春围城死亡人数,书中说,有两个数据,有人说10万,有人说65万。龙应台玉手一挥说:“取其中好了,那就是30万。”取中值的统计学依据何在?瞎掰嘛。

《大江大海》中也有精彩的内容,那就是未被文学加工的访谈录,还有历史材料的原文照登。

从物理上翻完了《大江大海1949》,用一句话评价:这本书是一流的选题,二流的材料,三流的史观,四流的叙事,五流的文笔,不入流的结构。

Loading

Tags: ,

204 Responses to “《大江大海 1949》读后感之无序发泄版”

  1. 永松 says:

    沒人叫你把這本書當史書看,
    不過就是以歷史為背景的小說,
    帶點感情才是好。

  2. Yvon says:

    飞利浦是她儿子的名字。

  3. FUCK U~ says:

    漏猪就是不仅无耻无知,一定是☭吧 ?!

  4. FUCK U~ says:

    無知愚昧

  5. 实话实说 says:

    楼主没说错什么。
    龙应台的书只让你看到一面,却将另一面给掩盖起来了。

    就拿长春来说,长春确实死了那么多人。那么为什么国民党没有将这个事情拿出来大讲特讲。原因很简单,长春死这么多人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造成的。比起国民党当时的所作所为,tg已经算很仁慈了。
    1、为什么长春饿死那么多人,国民党的军队却一个都没饿死的?
    2、后来国民党军投降后,还剩一大把粮食呢。
    3、事实上,tg还是放了很多很多快饿死的人出城的。
    4、而国民党只要你出了,就一律不准再回城了。

    所以这个事,就变成了大家的禁忌。

  6. 幕府 says:

    这本书我是跳着读的,对于我们这些大陆仔来说,侵略者的暴行,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如果龙在这方面再费过多的笔墨,有些废话之嫌。

    而且,作品中大篇幅描写了日军对战俘的凌虐杀戮,日本人对台湾原住民、东北人民的同化政策,以及同化政策下,日军中的台湾原住民士兵与战俘之间尴尬无奈的关系。说龙同情侵略者的朋友们,静下心来读吧,不要一开始就带着批判的想法。

    我从书中读出了作者对”时势”的不满与呐喊,

    时势,让军官们在失败前夜或者胜利之时下令屠杀俘虏、难民,为的是“防止暴动,降低消耗“。

    时势,让大人物们想着如何安抚被围困的官兵,居然是为了让他们尽忠至死不做战俘。

    时势,让共饮一水的华夏儿女同室操戈,残垣断壁、残肢断腿。

    时势,让过去的侵略军(俄军)摇身一变成了救世英雄(苏军),我们这些国土沦丧(外蒙、西北、库页岛,海参葳等等)的中国人民,不但被蒙在鼓里,还要给他们立碑著书祭拜献花。

    时势,让胜利者无比神圣高尚,失败者极端凶残罪恶。

    当时势变成历史,历史变成文字,我一边读一边思考,面对时势所迫,你是否能够强硬地抗争。

    答案是:不能。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 我们的领袖先是选择了抗争 败

    后来他们被迫选择了逃避,活

    他们躲进那些贫瘠穷困的地方,卧薪尝胆,等待时势变化。

    幸运的是,乱局变化多端。

    他们并没有等待很久,这一次,他们在敌人分心的时刻壮大了自己

    积累了足以改变时势的力量。

    这力量,源于人民。

    下一刻,摧枯拉朽。

  7. taotaoli says:

    本来就是不是历史学术著作,作为一本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只要史实详尽无误就行,难道都该大一统来写?没见过这么写书评的,估计连作者的写作背景都不知道,太无知无畏了吧。。。

  8. Vivi says:

    飞利浦,都不知道是什么,你就评!
    乱扣帽子的人。

  9. 台台 says:

    这里五毛扎堆啊,怪不得臭气熏天!路过,赶紧撤

  10. 台台 says:

    这里五毛扎堆啊!怪不得臭气熏天!路过,赶紧撤~

  11. 故人 says:

    我最近刚刚读了这本书,感觉很不好……你想描绘一个时代,怎么可以仅凭几个人回忆的片面之词去写,你写苏联红军强奸日本女性,强奸德国女孩,你为什么不写日本人和德国人的暴行,我觉得你好像在同情侵略者。我不知道苏联红军干过什么,我只知道他们在东北3天里消灭70万关东军,我只知道国军放弃了东北,让他们当了亡国奴……我读到最后也不知道她要表达个什么史观,最后鸣谢的单位里有“总统府”,“国防部”等单位,我没有看见一家大陆的文史单位,你所谓的资料不过是几个人的片面之词,这种东西写出来当个随笔就罢了,还起了个这么大的名字,装什么历史厚重感!当时内战,老百姓手里拿个扁担都往国军脑袋上打,你怎么不反省反省这个问题,我可以理解楼主只读到76页就来写的感受,这本书读了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很艰难把它看完了,我都不知道她要表达个什么东西,一本加了“历史味”流水帐……

    说的不错,前部分作为随笔来看还不错,后面大量片面的访谈就不知所云了,看到完有些糊涂。

  12. yun says:

    不谈这本书,我没看。也不说评论的是非。只是觉得现在的网络语言太劲暴了。

    当年看星战前传,在结局时突然有一个想法,和平有两种途径,要么向邪恶低头,要么让正义取胜,都可以和平。

    想说的是,以任何一种既有观念或利益来评判历史,无视普通个体的苦难和代价,自然是有问题的,毕竟是一个一个个体生命在承受社会和历史转折的代价,他们的感受不能忽视。另一方面,以人性名义而苛责历史,无疑混淆善恶、颠倒黑白(当然要分清很不容易),那唯一的选择就是所有人面对不公时只能逆来顺受,坐以待毙。这也不是人性关怀所期待的结果。

    偶然一瞥,随手涂鸦,欢迎讨论,谢绝人身攻击。

  13. Also says:

    呵呵。刚看完这书。

  14. jarka says:

    订正:万历十五年。

  15. jarka says:

    黄仁宇的《万历十年》也这叙述风格。。。

  16. jarka says:

    龙应台《大江大海》正文中,经常莫名其妙冒出三个字“飞利普”(例如P.135),如果这不是为电器公司做广告的话,那么是什么意思?

    她儿子,混血。
    这本书写给她儿子的。

  17. book says:

    博主的文章让很多龙粉不爽了,哈哈,李敖出了新书:《大江大海骗了你——李敖秘密谈话录》,看看李敖是如何打脸的!

  18. duwenhong says:

    大历史的叙事?去看《大决战》啊,全是领袖的故事。要不,去采访非常有思想的毛上将。

  19. JP says:

    愚蠢的评论,不知道你自己如何评论自己这篇文字的水准。。。

  20. EC says:

    龙应台说的也是我的父母的故事。在大时代的大事件大人物的事迹下,是那许许多多没有被记载,没有任何政治目的,真真实实布衣百姓的挣扎,不论他们是穿着解放军制服,穿着国民党制服,穿着日本军服,还是不穿任何的制服。 那些痛苦的挣扎,因为政治原因,不被国民党的教科书提起,被压在解放军的光荣背后不知名的角落。是时候该开始褪下只道光荣的样板面具,是该开始面对这段真实的历史。

  21. william says:

    与楼主同意者,有先入为主之嫌,大脑被洗衣机卷了。
    比如164楼。龙应台全书大量篇幅叙述老百姓如何箪食壶浆,帮助“共军”而对“国军”施行坚壁清野,当然是在检讨国民党失去民心。164楼不知是不是看了这本书。
    另外,二战结束以后,控诉日军德军滔天罪行的报道和书籍浩如烟海,而龙应台的书早已不是站在胜利者的位置,而是处于人性的更高视野,检视人类罪行的深层原因,于是指出残暴就在我们人类自身的体内,无论德军苏军美军英军,还是国军共军,我们都是人。防范我们内心的残暴,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
    164一切以政治眼光看待,不准别人分析人性的内心深处,殊不知自己是井底之蛙,贻笑大方。

  22. bao says:

    为she么《大江大海》不可以着墨写小人物的命运,而非要象大陆的官方文学只写大事件大人物好像人世间最多最重要的不是普通民众芸芸众生,除了领导大人物其他都可忽略不计。

  23. bao says:

    为she么《大江大海》不可以着墨写小人物的命运,而非要象大陆的官方文学只写大事件大人物好像人世间最多最重要的不是普通民众芸芸众生,除了领导大人物其他都可葫忽略不计。

  24. CC says:

    楼主既无知,亦无德。你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来评判龙教授的书。这是本好书, 龙教授为此书而开设的演讲, 座无虚席,下面的听众一次次反响强烈, 由内心的引起共鸣。 这哪里是你这等肖小之徒可以懂的。

    真是变态。

  25. RR says:

    樓主被洗腦之後表露出來的羞恥已經到了一種喪心病狂的地步,只是讓人汗顏。對比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和当年的,我感覺中共的做法連希特勒對奧西埃茨基都不如。

  26. 博主是煞笔 says:

    笑死我了,简直是煞笔中的战斗煞笔。
    博主你慢慢去用你的飞利浦去吧。

  27. eminem says:

    博主始终生活在框框中而已

  28. boomer says:

    历史是属于人的,不是机械化的叙事

  29. 飄過 says:

    無知得讓人無語~~

  30. 常山布衣 says:

    显然楼主是抱着成见读这本书的,同时也有哗众取宠之意——

  31. 大陆人 says:

    看了几十页,眼泪哗哗,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可以令人如此悲伤,想到豆瓣围观,看到的只是和谐,看不到龙应台的喟叹,幸亏有网络,感谢god

  32. 渭城朝雨 says:

    此文粗浅无比,简直狗屁不通,完全没有认真的去品位和思考龙先生的书。从此文可以看出作者的良知与担当很差

  33. chemzhq says:

    读完龙应台的北大演讲,再去读她的大江大海,我读懂了她这段话:

    如何衡量文明?我愿意跟大家分享我自己衡量文明的一把尺。它不太难。看一个城市的文明的程度,就看这个城市怎样对待它的精神病人,它对于残障者的服务做到什么地步,它对鳏寡孤独的照顾到什么程度,它怎样对待所谓的盲流民工底层人民。对我而言,这是非常具体的文明的尺度。

    一个国家文明到哪里,我看这个国家怎么对待外来移民,怎么对待它的少数族群。我观察这个国家的多数如何对待它的少数——这当然也包含十三亿人如何对待两千三百万人!

    谁在乎“大国崛起”?至少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刚才我所说的文明刻度——你这大国怎么对待你的弱势与少数,你怎么包容意见不同的异议份子,这,才是我在乎的。如果说,所谓的大国崛起,它的人民所引以自豪的,是军事的耀武扬威,经济的财大气粗,政治势力的唯我独尊,那我宁可它不崛起,因为这种性质的崛起,很可能最终为它自己的人民以及人类社区带来灾难和危险。

    谁又在乎“血浓于水”?至少我不那么在乎。如果我们对于文明的尺度完全没有共识,如果我们在基座的价值上,根本无法对话,“血浓于水”有意义吗?

  34. IamForrest says:

    感觉博主对此评论很肤浅

  35. 花痴 says:

    看到楼主这种傻逼式的言论,感觉中国这社会的进步,任重道远啊

  36. buttemimi says:

    刚读罢龙北大讲演并认同其主旨。
    没读江海,但读完此文,想说王佩加油!
    无论什么时候,真诚地发言最重要,何况是谈自己的读书感受呢。
    最重要的印象就是,博主无媚骨,无论对象的支持方有多么强大,无论来自官方还是民间。

  37. Mr seven says:

    CC,你被“洗脑”了.真可悲!
    请认真,在认真的把书看完!如果你的认知有局限性,那真的就别在看了!
    1949,全民狂欢,盼望着强大的中国崛起!
    1950,抗美援朝,上百万好儿郎命丧异乡!
    1952,国土丧失,9万平方公里土地归了印度!还有1950中苏协议,外蒙分割,江东六十四屯成为苏联领土,图们江出海口成为苏联主权,“新疆北郊”是苏联领土;乌苏里江江域靠苏方三分之二属于苏联主权。
    1957,文化大革命………….我说不下去了!
    1989…….哎,在后面的实在是不想说了!
    我最赞成的作者的是,我们爱的是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不是哪一个政党!
    我唯一感觉到不舒服的地方,就是把日本士兵形容的“太好”,我爷爷是南京人,外公是浙江人,所以我从小,都能听到1945以前在2老身上发生的点点滴滴!说白了吧,我对日本人就是只有恨,没有别的!

  38. Mr seven says:

    楼主,请您认真看完此书在做评价!别在无知的放屁了!

  39. maggie says:

    第一遍看这本书的时候有被感动到,就是那些战争中个人的狼狈和不堪、无法自由选择的命运造成的残酷结果和生命的流逝。第二遍看多了一些理性,如果诸位仔细研读的话,可以发现其间对共产党的态度,虽然很隐性,但是却将战争的绝大部分战争推卸到共产党身上来。不可否认,战争时期,战争的每一方必然都有一切无法回避的规定和原则是为了妥协战争而需要的,或者从个人角度讲是不人道的或者,whatever,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战争本身就是残酷的,这是战争必须付出的代价,而并非战争的某一方才有责任另外一方就没有。
    如果大家对于她写作的动机和经费来源有所了解的话,那就更要好好地考量一下她本书的目的了……但是作为个人来讲,她不从宏大叙事出发讲述一段历史和战争,而充分关注战争和历史洪流中的个人命运,这样的立场和视角确是独特而感动到我的,犹如我们也许时常会想,日本人对中国人犯下的罪,该由谁来偿还?就好像日本人也不尽全是坏人,亦有善良仁慈之辈,也没有做过任何伤害中国人的事,难道我们要这样的人为那场战争负责吗?道理一样,这也是我时常矛盾的地方。
    总之我找不到一个可以平衡的方法,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如何结算才公平和正确……
    另外,看到有些人说就冲被禁这一点就值得看,就认为书好,我觉得这个观点太随便太不负责,且太偏见。书的价值自是要读过才知道,而被禁的原因是可以多种多样的。毕竟要考虑到舆论的效果和影响,有些东西是要控制的。当然,这不是说龙的这本书,而是泛指。
    但是,我始终还是一位宽松的舆论环境和言论自由,才能促进民主和监督,促进社会进步。
    祝大家阅读愉快。

  40. 黯然 says:

    楼主是那无耻当个性啊,一个文盲一般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筐底儿,五毛一类。

  41. cc says:

    我最近刚刚读了这本书,感觉很不好……你想描绘一个时代,怎么可以仅凭几个人回忆的片面之词去写,你写苏联红军强奸日本女性,强奸德国女孩,你为什么不写日本人和德国人的暴行,我觉得你好像在同情侵略者。我不知道苏联红军干过什么,我只知道他们在东北3天里消灭70万关东军,我只知道国军放弃了东北,让他们当了亡国奴……我读到最后也不知道她要表达个什么史观,最后鸣谢的单位里有“总统府”,“国防部”等单位,我没有看见一家大陆的文史单位,你所谓的资料不过是几个人的片面之词,这种东西写出来当个随笔就罢了,还起了个这么大的名字,装什么历史厚重感!当时内战,老百姓手里拿个扁担都往国军脑袋上打,你怎么不反省反省这个问题,我可以理解楼主只读到76页就来写的感受,这本书读了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很艰难把它看完了,我都不知道她要表达个什么东西,一本加了“历史味”流水帐……

  42. rhic says:

    呃……这个,菲利普第一页第一行就出现了,难不成lz真的只是“翻”书来着……
    此本非正史,而且可以看出非常个人化,由个人史到地区史到国史到世界史,再渐渐收回来,这是龙演讲时形容此书的原话。
    在历史的大流下一个人的遭遇,情感,纠结,痛苦,因修辞而刻画得很好;历史本身亦不应是一组组数据。
    所以lz的评论,颇有狂妄之嫌。

  43. 齐哥 says:

    围观lz

  44. leilei says:

    龙应台《大江大海》正文中,经常莫名其妙冒出三个字“飞利普”(例如P.135),如果这不是为电器公司做广告的话,那么是什么意思?

    哈哈哈哈哈

    亲爱的安德烈,听过没?

  45. luleui says:

    我是大陆人。但是我支持龙。我是个历史爱好者,龙已经是上升到了人类历史的高度来看待过去的那场战争。说真话,象博主这样的人,真该让你呆在1948的长春,让你感受到那种最无奈的痛苦。建议看看十几年前的禁书,雪白血红。对于历史的一知半解,忽视了最重要的对人的关怀,才有了你这样的一篇评论。当然龙也有问题,其实大陆上的很多人,包括蒋家的父子早就对中国人的这场悲剧有了认识,关键是,以都以正义为名的两边碰撞,造就了历史的悲剧,真正的对错,只能由 间来判断。当然,过去了60年,居然还有博主这样的人,确实可笑

  46. luleui says:

    我是大陆人。但是我支持龙。我是个历史爱好者,龙已经是上升到了人类历史的高度来看待过去的那场战争。说真话,象博主这样的人,真该让你呆在1948的长春,让你感受到那种最无奈的痛苦。建议看看十几年前的禁书,雪白血红。对于历史的一知半解,忽视了最重要的对人的关怀,才有了你这样的一篇评论。当然龙也有问题,其实大陆上的很多人,包括蒋家的父子早就对中国人的这场悲剧有了认识,关键是,以都以正义为名的两边碰撞,造就了历史的悲剧,真正的对错,只能由 间来判断。当然,过去了60年,居然还有博主这样的人,确实可笑

  47. 费解 says:

    奇怪的是,就算只看了76页,也能知道 飞利浦 是什么吧?
    这样的阅读态度,也敢评价人?从这里我也算找到了一点证据,为什么见过那么多的白痴的言论网络飞扬啊。

  48. 台湾读者 says:

    一本那么后的禁书,只看了76页就来写报告,连几流几流的评论都给下了,是急着领奖金吗

  49. AN says:

    可以无知,但不能无知到无耻的地步。她提到自己的儿子飞利浦成了给飞利浦电器打广告!博主想表现自己的冷静、犀利,但仅是我们眼中的笑话!

    新一代犀利哥!

  50. says:

    飞利普是龙应台的儿子。显然你不了解她编写这本书的用意,也不熟悉她细腻的笔风。请你多看她的其它作品再作出公平的评价。

  51. says:

    如果龙应台的性别是男,那上面你所提到什么描写过于抒情(我猜你的意思无法接受用一种接近琼瑶言情小说的笔法去进行这么恢弘的“大历史叙事”)
    只可惜龙是一个具有细腻感情的女士,而且她受大众欢迎的原因之一就是坚持用女性独有的视角去解读一些真实的事,而不是盲目的煽情。
    所以,可惜,书已经出版了,您接受不了她的话,就闭上眼睛别去看吧,她的观众也不缺您一个,是不?

  52. says:

    博主你肯定是一个没有人性的人!你任何时候都只知道站在统治者或梦想当统治者的立场说话。你所说的”大历史叙事“是什么?无非就是某些政治骗子所鼓吹的“历史规律”,据说这种历史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必须奴隶式的拜倒在它足下俯首称臣。这种”所谓的“历史规律”代替的是“上帝”或“天理”的功能,说穿了,不过是一些人要坐天下,普通老百姓就得为他们去流血,去受难,去牺牲。历史完全不是由人、由普通老百姓可以自由选择和主宰的。我以为,在今天没什么历史观比这种历史观更反动]、更反人民、更没有人性的了。龙应台从人的、从生命的角度看历史、看两种政治势力为“争夺天下”而发战争的战争,一个没有人性良知和大爱精神的人永远不可能理解,至于对此咒骂者,一定有不可告人或潜意识的肮脏目的!我敢肯定!

  53. says:

    博主你肯定是一个没有人性的人!你任何时候都只知道站在统治者或梦想当统治者的立场说话。你所说的”大历史叙事“是什么?无非就是某些政治骗子所鼓吹的“历史规律”,据说这种历史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必须奴隶式的拜倒在它足下俯首称臣。这种”所谓的“历史规律”代替的是“上帝”或“天理”的功能,说穿了,不过是一些人要坐天下,普通老百姓就得为他们去流血,去受难,去牺牲。历史完全不是由人、由普通老百姓可以自由选择和主宰的。我以为,在今天没什么历史观比这种历史观更反动]、更反人民、更没有人性的了。龙应台从人的、从生命的角度看历史、看两种政治势力为“争夺天下”而发战争的战争,一个没有人性良知和大爱精神的人永远不可能理解,至于对此咒骂者,一定有不可告人或潜意识的肮脏目的!我敢肯定!

  54. 我也不对你的文章做什么评价了 因为我不是很理解 语文学的不好 呵呵

  55. 文化大革命就是好 says:

    楼猪,您这篇博文要早点和谐掉.都整成了别有用心的人们的阵地了.

  56. 中國人 says:

    以前看到余秋雨的書,敘述大陸一些很奇怪的人及現象,覺得莫名其妙,好像是外星人,我從來沒遇過這種的,搞不清楚。

    現在在網路上看一看,懂了────大陸文革遺風就專產樓主這種『文痞小人』,這種人雖然只佔十幾億人中一小撮,但到處『丟石頭、潑髒水』,造的孽卻是非常大。

  57. eeee says:

    一看楼主说鸡婆,就知道楼主是婊子养的

  58. 若一 says:

    我觉得楼主对龙应台的评价我不敢苟同,从我阅读的龙应台的书和对大江大海的一些了解(遗憾我还未能看到这本书)来看,楼主显然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就发表此文,当然楼主也一早提到此乃发泄之作,也就无可厚非。但我想说,请楼主也好,旁人也罢,不要使用谩骂的攻击,应该尊重对方,说出自己的话。龙应台早有话说,大江大海不是历史,是文学,因此我想运用文学的手法无可厚非,希望楼主能静下心来慢慢体会。而我纵观博主的文章,也看不出博主任何偏袒内战偏袒共产党的言辞,众人评论似乎言过其实,已经属于无理谩骂型了。

  59. 琼州荔园 says:

    龙应台有她自己的叙述方式,通过她的的叙述我看到一个不一样的1949,感性的修辞和细腻的描写并不妨碍我们去客观地重新评判一个时代的灾难,如果你真读得懂这本书,对生命的尊重将跳开党派、政治的束缚,我个人并不认为这本书贬损了哪一方的形象,那是一段无奈的历史,争夺政权的两方,以及整个中国大地,许多生命都被迫去牺牲。博主罗列的那些“鸡婆”、“油滑”的语言,在我看来是作者将自己放在和读者一样的高度上进行的沟通。至于菲利普,我不知道博主是真傻还是装傻,前者不过是单纯的无知而已,后者显然更可恶,你也会有自己的孩子的,那些温情的鸡婆你也会有,但并不能以此证明你这个人很差。证明你很差的是你这篇大论而已。

  60. SPERIAL says:

    楼主你是不是想被读者们蹂躏而死才发这个贴……还是你脑子灌水排不出来要其他读者抡你几下。

    龙应台,毕竟是女性,心思细腻,但细腻的文风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温情到残忍的历史。重读历史,重估价值。这是龙应台想做的。我看过她在香港大学的发布会,她有些狂傲,也许是久经官场的防卫方式吧,但她说的挺陈恳,她知道自己的不足,担心自己写不好,可最终还是写出来了,历史已成尘埃,孰对孰错已无从查证,但是,珍惜历史,反思历史,这种精神本身就是值得敬佩的。

  61. wqq says:

    我认为龙应台写的很真实很感人。我家有亲戚在台湾,他们也推荐了这本给我们,说千言万语,就让龙应台替我们说吧!里面有他们家的影子。可见龙写得很动人,符合人们的心境。希望不要乱品论人家用心血熬成的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道一定要说共产党好才是真的?

  62. scand says:

    不知道楼主看到这些评论作何感想,你直接去买本历史书得了,不带任何感情的描述你的同胞死了多少都怎么死的。连菲利普都不知道是龙应台的儿子也就是说你连最基本的东西都看不懂。还在这装历史学家一样发表评论,回家问问妈妈先,怎么教你的。

  63. archirabbit says:

    对博主,我很无语。

  64. 真粪 says:

    昨晚有幸读到这本书,事实上被美化被抹黑被篡改的正是在这个时代的这些个活生生的人!那个年代,多少中国青年没有死在日本人手里,却死在了自己人手里,抗日的功臣名将被所谓的共产革命为口实下的农民造反所吞噬!可悲!那些听信了打土豪就能分田地的谎言农民们,时至今日可曾有分毫自己的土地?

  65. alibaba says:

    博主你想看的历史是什么,宏大的历史叙述,激烈的交战场面,或是胜利一方的英明战术.你可以看谍战片,看毛选之类啊.
    没有真相,只有阐述,你不会不知道这句话吧.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中有多少是客观的成份实在只有天知道.
    现在有人从叙述家族史,从选取被战争的洪流冲击的小人物的命运的这个视角来写,不光是部分地还以历史真面目,更重要的是只有生动的有血有肉的历史才可以警醒世人,才能让你明白战争是怎么一回事儿.

  66. 龙应德或者龙应日 更贴切 says:

    战争对民众的痛苦,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淡忘了。有人写出受难民众的痛苦经历,真是难得的。龙应台给出许多历史资料是珍贵的,从这个角度,作为读者,我感谢她!

    但从许多方面,她折射出的对日情结,对德情结,古怪,费解。抛开历史观不说,文人亦有文德,身为中国人应当具有自尊。

    龙应台出生在台湾从日本统治回归中国之后,属于大陆籍军人家庭的后代。可她对日本的情结至深,让人莫名其妙。 对德国纳粹的情结,原本是嫁鸡随鸡所致。其实,她已经与德国丈夫离婚。鸡飞蛋没打:飞利浦和安德烈,是他们的儿子。

  67. 我无法消受龙应台这样的叙事方式,当毛泽东演讲的时候,“槐生(龙父的名字),原来你也在这里。”

  68. 细数岁月 says:

    真是五毛文章,太丢人现眼了。楼主,你也太便宜了,挺可怜的。

  69. 锁定重庆台吧,最近一天到晚都在唱红歌

  70. 真鲷 says:

    这篇应该不止5毛,看这篇幅,没有5块至少也得1块5啊!

  71. 千年孤魂 says:

    说句不太文明的话,以楼主的智商和情商,真的不适合看龙应台的文章。
    顺便说一句史观没有几流几流,只是角度不同,结构不入流那充其量叫意识流,非要给文章定个结构,楼主你以为你高考呢?文笔的话,建议你博览群书以后再发言,多看点作品吧~
    理科生就这水准的话,那真是让人胆寒了。请用敬畏之心对待历史,你应该看到的是书的博爱,历史的沉重,而不是挑骨头!
    关于内战,你有这种想法,也难怪你会说龙应台是三流史观,在你眼里只有革命史观入流吗?

  72. 博主是我毛的后代 says:

    博主,别出来丢人,好不好!无知不是你的错,无耻绝对是妈妈的错:因为她没教育好你……

  73. yima says:

    无意看到这个帖子,楼主给你个缩写,时下最流行的SB

  74. goya says:

    楼主应该没有看过很多龙应台的书吧。如果您认真看过龙的一些书,您就会知道龙应台认同的价值观是什么,也就明白她选用小叙事来描述大历史的原因了。

  75. 推荐LZ看《江泽民文选成语典故》 says:

    其他不多说

  76. lz适合看东方红 says:

    锁定重庆台吧,最近一天到晚都在唱红歌

  77. 梦R小涵 says:

    大哥~你学理科的吧~
    历史课上老师说过这样的话——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共产党歼灭国民党一百五十万主力。。。在历史书上,一百五十万是一串数字,但是这是一百五十万个被毁掉的家庭。用博爱的心对待历史吧。
    内战不同于抗日战争,它没有对错,只是政见的不同罢了,百姓总是无辜的。战乱了一百年,流离了一百年,却,还是没能回家。。。。

  78. 东岳盟主 says:

    楼主不懂文学,在那里瞎掺乎什么呢!

  79. 谢大官人 says:

    楼主简直就是一头文盲蠢猪,纯属放屁,侮辱了汉字,你还是不要读书了!!!!

  80. 无语 says:

    楼主丢人现眼!

  81. 曹鹏 says:

    我只是觉得有点凌乱。但因为看的是txt所以,不能肯定是否跟编辑有关系。

  82. Jessica says:

    楼主是傻B,鉴定完毕!

  83. joyinread says:

    龙应台的港台书目: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1-8e94d6ded3b4407de972f0ab09ce5c58.htm

  84. 刚看完 says:

    “一流的选题,二流的材料,三流的史观,四流的叙事,五流的文笔,不入流的结构。”
    那么还要加上楼主流氓的评论!

  85. frank says:

    楼主不懂就别说,难看死了

  86. vondiedrich says:

    LZ 是气急败坏呀。

  87. 仲夏与立秋 says:

    LZ,不好意思。我完全赞同楼下几位的说法。
    你显得很没品,很莫名奇妙,很完败啊!

  88. Stephen says:

    的确是无序发泄版。思维无序,言语无序,文笔更无序。

  89. 痛心 says:

    博猪,
    你真的很浮浅无知, 看了76页还在找歌功颂德颂大历史;
    我想你只适合读读毛语录,唱唱东方红;
    我相信你这一辈子过的都是晋惠帝的日子
    不知道没饭吃是怎么回事?
    有首歌里写着这么两句话:
    如果你不爱听那是因为书中没有你的渴望;

    真想看看
    你得知你爸爸被分尸, 你女儿被强奸的样子;

    看看你是不是还能很萧洒的写出:
    最近只要我心情一不好,就能找到一个立即奏效的快乐方法:
    评论龙应台。

  90. 豌豆 says:

    博主很无知,也太狂妄。
    飞利浦是龙应台小儿子的名字。
    龙本来就没打算写历史书,她自称是历史的小学生。

  91. 打酱油也是认真的 says:

    最近只要我心情一不好,就能找到一个立即奏效的快乐方法,评论龙应台。

  92. 打酱油也是认真的 says:

    飞利浦是龙应台的儿子呀,这也不知道,博主的这种精神也配讲“实”也配评论历史?我看以后“最近只要我心情一不好,就能找到一个立即奏效的快乐方法,评论博主。”这个方法的确不错。

    人家是感激于儿子想了解父母的历史,不至于想行道树的果实一样扔进垃圾筒也不知道问问是从哪颗树来的。博主有想过了解一下父母的历史吗?少拿自己懂历史说事儿。

    我也没有意思说龙应台这写得多么多么好,既然是看别人,客观点吧。

  93. 钟神秀 says:

    QQ641191192 怎么说你呢 博主

  94. 5毛 says:

    5毛文。

  95. 博主傻13 says:

    顺便说一下,不管是那场战争的胜利者还是失败者,他们都应该向我们道歉。

  96. 博主傻13 says:

    博主,飞利浦是她的儿子好不好,拜托。你这个人什么都不懂就在这里瞎掰,还说别人写得不好,你写得好吗?看你的可怜的文笔里处处透露出了两个字:河蟹。
    楼主,在这里写文章和在论坛里发帖都一样的价格5毛吧?

  97. 你是傻逼吗? says:

    楼主,你是傻逼吗?你看得懂书吗??龙应台的这本书本身就是以一种晚辈追寻父辈颠沛历史的口吻开始的,当然得用一些抒情的修辞。这又不是一本历史书。另外,你实在太傻逼。你不知道龙应台丈夫是德国人吗??菲利普是他儿子你不知道吗?

  98. zhuzhu says:

    这是本可读的书,至少客观上还原了历史的真实,读来发人深省.有句话说地很客观: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评价的.但我们需要的是真相和史实,以此才能透视真实的人性以及警示现实。

  99. hugo says:

    博主你的文笔不是一般的劣!

  100. 波波大 says:

    老龙这书确实写得有点装逼了

  101. LODGE LU says:

    我刚看完242页,不敢说这是本好书,但她的确打动了我.

    看书是需要心情的,心情不好的时候还是不要看书.好比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强把你妻子按到在床上做爱,那不叫做爱,那是强奸.所以,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不要通过强奸书来发泄.

  102. louie says:

    她有说过她在写历史么?她写的只不过是当时历史下的一些个人命运,包括自己的。你才看了77页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发牢骚?别搞得跟政府的托似的

  103. hanxue says:

    我发现你比较适合看历史课本
    —-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一堆人物,一堆伤亡数字,一堆日期,你不会知道谁因为某场战争失去了爸爸,姐姐被强暴,妈妈被杀
    人家说打牌有牌品,你看书就真的很没品
    通常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作者,也有不喜欢的
    但我们不会批评,就像你不可能去喜欢天下人一样,但你不能去否定他们
    你不欣赏龙应台的文笔就不要看好了,真的
    像你这种无谓没营养的批评
    会让人觉得你或你学校或等等很没品

  104. Emile Lam says:

    1.读了书的开头几页就知道“飞利浦”是龙应台儿子,这个都看不出??!!

    2.一仗功成万骨枯,可历史教科书只记下几个大人物和一堆伤亡数字,卷入战争洪流中的黎民百姓,也有妻儿子女,不知道博主想要的“历史事实”是哪种?

  105. 公爵 says:

    这也叫评论!楼主你看这本书了吗?你的脑子也是野猪肉松构成的吧!!!

  106. Wacko says:

    我也看了这书,拉拉杂杂絮絮叨叨的催泪弹也确实多了点,如同凤凰卫视一般,确实看着很痛苦,很多珍贵资料和重要的访谈都埋没了。
    我同意博主评论。这么好的题材写成这样,作者的水平也就这样了。

  107. 我主自由 says:

    楼主,楼主、、、您个水平怎么敢评龙应台?!!!

  108. liferry says:

    看过龙应台在南方周末的文章,依稀记得她是有个儿子叫菲利浦,呵呵。顺便,觉得博主如此评论太草率了些。

  109. 中国人 says:

    lz应是伟大光荣正确的dang的好龟儿子!!!

  110. 萨丹哈 says:

    这种评论居然会成为Google的No1,就像晴朗的天空中一陀屎从天而降。
    楼主,你自己了断自己吧,你畸形、扭曲的价值观和是非观,万人唾弃的处境,一无是处的人品,不知道你活下来的勇气,是为了那5毛钱吗?

  111. wowyou says:

    这本书非常好,我读起来都会流泪。楼主,你是自曝其丑。

  112. 鸵鸟 says:

    看完之后心情很好,忍不住发泄一下。
    如果LZ的姓名改成“鸡婆”或者“鸡婆十七世”,那受关注性会提高80%。
    至于要问为什么?因为那样看起来很爽。

  113. 爱说不说 says:

    总喜欢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的人也不过如此吧

    本文作者首先人品就有问题

    也只会空发议论,还辱骂别人

    建议你回家向你父母学学怎么尊重别人

  114. lfgg says:

    你這個人真沒勁,死了算了。還敢在這里發狗屁評論。快去死吧

  115. 广寒宫 says:

    这样的评论 实在无语已对

  116. LZ是SB says:

    LZ,5毛拿好,不送。
    跟贴的5毛速度捧。哥都记在帐上,将来帮你们一起算。

  117. skybird says:

    欢迎大家到我的淘宝买这本书,小店也提供港台版图书的代购

  118. 孙小明 says:

    1/ 龙应台这种货色自来就是傻逼,台湾有识之士很多,龙姐真的不是其中之一。
    2/ 她真的驾驭不了这么大的题目,至多给大学生做个演讲。
    3/ 王老师真是好人。
    4/ 网上的傻逼真多。

  119. 1949 says:

    这样的评论,
    呵呵,不用置评。

  120. gwen says: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552371 大江大海笔记2
    奥,那诸位看官看看上面这个更加详细,考据更工整的评论了

  121. if says:

    王先生您的“无序发泄”说白了就是心情不好时骂骂别人不入流,因此也就自己觉得自己水平还不错。这无可厚非,但是这篇看来,您简直就是尽心竭力地表现自己各方面水准低下,我简直怀疑您是故意的。

  122. 猪狗 says:

    我本能想说:这位评论者比我还不如。
    但想想,又觉得不对:
    一、这样讲会贬损了牲畜;
    二、毕竟一般牲畜还不会上网写评论。

  123. 你好 says:

    来淘宝店铺看看 8错8错精品店
    掌柜ID:墙头草我逆风倒
    全场任意2件 包邮
    http://shop58593111.taobao.com
    3分长相 7分打扮 这个冬季潮流由你来引领 祝大家开开心心美一天

  124. eicc says:

    我居然把一个傻B 写的评论看完了,看来我今天心情真tm好
    我喜欢这句话。

  125. Samuel says:

    没看过,想看看

  126. 深蓝水晶 says:

    请看完整本书后,再作评论,免得自取其辱。

  127. 思想者 says:

    “作者应是共产党的优秀干部,因为他应用的评论手法精确的表现了共产党干部惯用的手法:无知,固执,邪恶,致人于死地,置事实于不顾。把人民当作可以随意愚弄的动物。”——说这话者有见地,真性情人,堪做朋友!

  128. 思想者 says:

    “就凭大陆禁她的书,这本书就值得看!”自由民——我顶,鼓掌!!!

  129. says:

    无知和无礼之人,才会写如此的文章。
    拜托,看完了再说,不管喜欢不喜欢。不管写的好与坏。

  130. abs says:

    这个垃圾评论竟然出现在google第一条,可见有客观数量人在骂此傻逼

  131. CUBITANG says:

    太精彩的一篇评论~!我是不是该顶顶?

  132. says:

    I was born in Taiwan in 1953 and immigrated to US when I was 20s.
    My son’s English name is Philip and he started asking questions about ‘Chinese history’after the World War II. As a mother,I knew very little about those difficult years around 1949 and I really appreciated this book. At least I now can have a discussion point with my foreign born children.

  133. irene says:

    一扫就扫到您这里,实是同感,不过您表达的更有趣。

  134. 自由民 says:

    就凭大陆禁她的书,这本书就值得看!

  135. Adan says:

    作者应是共产党的优秀干部,因为他应用的评论手法精确的表现了共产党干部惯用的手法:无知,固执,邪恶,致人于死地,置事实于不顾。把人民当作可以随意愚弄的动物。

  136. calbee_chou says:

    看到前半部已经O嘴,谁说龙应台出的是历史类书籍,没必要出一本1949教科书特辑吧?
    可能博主只想发泄情绪吧~好奇怪

  137. vincent says:

    我也用一句话评价你的书评:你写的是一流的无知,二流的道德,三流的思维,四流的价值观,五流的主见,不入流的人品。

  138. 段闲 says:

    To这篇评论的作者:你不配做中国人,不配做华人。但愿你真的非我族类。

  139. 多少 says:

    我对这本书是很期待的,先看了龙应台youtube上的读书会和访谈,从画面看,书厚厚的一本,但是内容15万字对于这个大题目来说的确是薄了一些。她自己也在书中承认150万字恐怕对这段历史才能有比较全面的交代,也谦虚的说自己是小学生,缺乏相应专业训练。

    龙应台写这本书也包括很多个人原因,为了已故的父亲,和失忆的母亲,为了两个未成年的德国籍的儿子对自己和上辈的了解。为了作为外省人的自己和兄弟,为了一别几十年的大哥。但它不是自传,也包括很多有名无名人的历史。要说明父母子女沟通要趁早,要说明战争没有胜利者,还要说明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一石好多鸟。

    虽然内容单薄了一些而且想通过一部书达到太多目的。这本书是个开端,撩开了中国近代史厚厚的幕帘,带着我们张看张看。

    龙卷风刮过了,是台风过境雨后天晴,还是今夜有暴风雨?我们拭目以待。

  140. jjnata says:

    菲利普是她儿子
    她是以一位母亲的口吻 将自己父辈所经历的那段已被人渐忘的历史娓娓道来 不仅是说给她儿子听 也是说给我们这些不知“战争”为何的史盲听的
    这种叙事风格我觉的挺好
    不去评论她的史观立场为何
    我被那种人性关怀及小人物的命运深深打动
    好书

  141. 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老兵之子 says:

    一本難得的鉅著,汙衊成這樣
    不知道這樣說你的評論
    你看得懂嗎?

  142. thinkerqin says:

    楼主,我没看龙的书,先看你的评论,顶一个。
    你的评论挺好的。

  143. tianw says:

    日喔,还有这样无厘头的评论?龙应台是不是该撞墙而亡?

  144. kenzo says:

    龙应台假如知道自己的书被这样的文盲阅读了,她会不会有一种要烧掉书的冲动?

  145. bookghost says:

    楼主看书都没仔细看,发表的论点也就可想而知。请在去看看书。

  146. cao says:

    我居然把一个傻B 写的评论看完了,看来我今天心情真tm好!

  147. 娓娓道来 says:

    楼主只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除了暴露出自己的修养,让别人无语外,没有表明任何有价值的观点。

  148. 蕙宁 says:

    同意!!

    多多 says:
    2009/11/25 at 16:05
    飞利普都不知道是什么,就开始评,盲人摸象

  149. Seven says:

    一句话评论此评论: 很SB

  150. milan says:

    你的评论,让你显得很不入流

  151. 多多 says:

    飞利普都不知道是什么,就开始评,盲人摸象

  152. sam says:

    飞利普是她的二儿子…

  153. 1949 says:

    请问您多大,难道还不如菲利普大吗,
    真难为了应台,她白写了,她真正的听众听不进,也听不懂

  154. 简单的自我 says:

    我觉得挺好的

  155. frank says:

    楼主无知,无耻

  156. 丫丫 says:

    很喜欢她的文笔,

  157. star says:

    楼主这样的人应该拉去打靶,无耻得让人真想削去你半边脸。

  158. 金刚 says:

    飞利浦-西门子-诺基亚-福特-通用-麦当劳-肯德基-家乐福…
    哈哈…
    是儿子还是广告

  159. Jack says:

    说句心里话,博主之流,也无非是一流的题目,二流的偏执,三流的思路,四流的文字,五流的点评!
    完全可以说的垃圾文字。

  160. flybird says:

    写这篇关于“大江大海1949”评论的作者的心是变态的。文章写得好与坏,应该从文学的角度给予评价。

  161. owen says:

    你也只是纯粹发泄而已,你懂啥,你还说在看这书,你纯粹抱着想批评人家的心态,想发泄的心态去看,这本书人家是以菲利普,她的二儿子(他最近要参军了,但是他不想去)为叙述对象,告诉他一下,过往的事情
    拜托,就凭这点,你也不过是自大无知的家伙而已
    “博主太牛逼了,绝对天下无敌,纵观全博,不过是一个自以为是、夸夸其谈的浮躁小人罢了。”
    同意~!

  162. 卡夫卡 says:

    那些事是满感人的,就是感觉有点乱,一会这这一会说那,感觉不流畅

  163. 流水弦歌 says:

    “饿死的人数,从十万到六十五万,取其中,就是三十万人”@wangpei 竟然在此评论龙应台对待历史数据的态度是草率的,不明白取中值的统计学依据何在,我怀疑他就没看眼皮底下的后一句。“刚好是南京大屠杀被引用的数字。这么大规模的战争暴力,为什么长春围城不像南京大屠杀一样的有报道……”

    我一点都不客气地说,您这篇对《大江大海1949》的评论写得实在太掉价了,完全背离了评论应依托于原文的原则,捏造、断章取义之处屡见不鲜。悲哀的是最后那段评论竟然还被广泛RT?是不是该尊重实事求是的精神,说果子苦应该自己先尝尝?

    整篇评论中,凡属王佩先生主观揣测的部分,基本就是扯,那最后一句话的评价更是逞舌式的无厘头,严重怀疑王佩先生这次是不是真的在读书,还是只应了他的调侃:纯粹是在发泄。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无疑,就是王佩先生的确是只从“物理上”翻完了这本书,可惜好的文学作品应该用心去读。

    没用心读也就罢了,还写出这样牵强糊涂的读后感来,真是令人遗憾。

  164. […] 当然,这两个例子,也是我随手举的,我真正想要说的,是这么一篇blog:《王佩:<大江大海 1949>读后感之无序发泄版》。 […]

  165. 类似鸡 says:

    书还是很不错的,就冲被禁就说明了这一点。
    说到鸡婆,我看到最让我笑倒的是,龙写她去上海,找四平(?)仓库,就是800壮士奋战的那个地方吧,忘了。龙说什么印记也没有了,倒看到一个军事基地,她拿相机拍。守卫呵斥:拍什么拍?龙写到:说了你也不懂,我懒得理你!我都能想象龙应台写这句时还在生闷气。

  166. 龙共文 says:

    至于龙大妈的数据嘛:
    有几个数字让在下看得有些不寒而栗,挑出来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些数字可靠与否:
    1,豫衡中学的孩子们在迁江岸上看见的,是烈火灼日、恶烟滚滚,爆炸声惊
    天动地。这种镜头,在逃难中,不断发生。云南的二十六军残部撤到红河岸要
    过河时,浮桥被枪炮击断,几万个士兵,身上还背着器械,淹死在怒涛汹涌的
    红河水里
    》》》》》》
    龙大妈说几万人被淹死在红河里?要说几万人都挤在浮桥上掉了下去,似乎没那可能吧?难道是几万忠勇国军将士不堪为共军所俘,所以纷纷跳江以殉党国?还是说共军来了场可与长平,官渡,参合坡相比肩的残酷杀俘?

    2,一九四七年七月,整编十一师在山东南麻就地防守,广设防御工事,周围
    建筑了上千座大大小小的子母地堡,纵横交错。解放军的名将陈毅和粟裕以五
    倍于国军的兵力主攻。激烈的炮火交织七天七夜,战役结束之后,解放军损失
    惨重,宣称一万四千人阵亡,国军方面则公布﹁歼灭﹂两万人,﹁生俘﹂三千
    人,自己牺牲了九千人。这是粟裕少有的挫败,从此役开始,解放军严肃地检
    讨应付国军子母地堡的作战策略。
    南麻七天战役结束,荒野中留下了三万个青年人的尸体。
    ……》》》南麻之战我不大熟,随手在网上查了篇网文,“解放军方面战史称歼灭整第十一师五千余人、整编第二十五、第六十四、第九师四千余人,共计九千余人,自身伤亡一万余人”,解放军只是宣称歼敌九千,按龙大妈的说法,国民党自己就承认死了九千--我只听说宣布的战果远大于敌军自己承认的,这种解放军宣布的战果只有国军承认数字若干分之一的情况还真是头一次听说哎。另,解放军宣称自己阵亡一万四千人的数字是怎么来的?

    3 三天三夜,国军三万两千人被歼灭,胜利的解放军也牺牲了一万两千人。
    炸烂的尸体残块黏乎乎散落在岩石上,土狼在山沟里等候。山东临沂孟良崮,
    又是一个尸横遍野、血流满谷的中国地名。
    》》》孟良崮的数字是解放军伤亡一万二吧?龙大妈嘴里“解放军牺牲一万二”是怎么来的?突然想到,莫非她这里“牺牲”的意思不作死亡讲?

    4 紧接着七十军参加武汉会战、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第二次长沙会
    战、浙赣会战、闽浙战役等等,没有一场战役不是血肉横飞,牺牲惨烈的。一
    九四一年三月,上高会战爆发,七十军与张灵甫的七十四军并肩作战,是主力
    军之一。在这场激烈肉搏的知名战役中,国军击毙日军一万五千多人,自己更
    是伤亡惨重,近两万官兵死在战场

    》》》这里是明确指出“击毙日军一万五千多人”了,好吧,击毙日军一万五千的话,不按通常的1:3,1:4的死伤比来算,即使按一比二来算,此役日军死伤当为四万五千人。台儿庄之战毙伤日军一万多人,已是永为纪念,淞沪之战中日百万大军血战三月,日军的死伤也只是四万,六万,九万等数字,

    规模远不能与淞沪大战相比的上高会战,按龙大妈的说法是毙伤日军四万五千人以上???

  167. pin says:

    看了一些留言,发现大家都好没有幽默感啊,龙老太也是可以批评的嘛,文字好坏与否,见仁见智。

    至于“飞利普”,哈哈,看到那句我笑了……

  168. 文盲 says:

    记得“飞利浦”好像是龙应台儿子的名字。

  169. 鄙视王佩 says:

    王佩,你好不要脸!——竟然删评论。
    就是想骂你!因为你这篇文章就证明你是个活脱脱的2B。

    蠢得像驴,还装得像逼!!没见过像你这么不要脸的。

  170. 过客 says:

    把菲利普看成广告,说明你真的只是从物理上看完了这本书。虽然我也不喜欢人家鸡婆地故做感伤做些修饰,抒些小情,但是你的评论也许真的是只发泄一下。

  171. RKYANG says:

    我原来以为宏大叙事是鸡婆的反义词,现在看来汉语水平还有待提高。

    不过在大陆的语境下,鸡婆之不如宏大叙事有来历有市场,也是不争事实。潜移默化之功,甚可畏也。

    文人之间相互批评的事几乎天天发生,但并不是每次都有相轻之说与之伴随的。汉语自有其语音语调和语气,这个,汉人之间大抵都能心领神会吧,扯到批评的权利上去,真的有点赫人也哥哥~

    FUGUXO说读书人的心态,说得真好;VOLVO2005说叙述和结构的道理,就更加朴素可喜了。我说不出这样简单的真理,只有心存敬佩四字可以表达。

  172. 呃。胖兄稍微苛刻了一点。龙应台是女人,感性是应该的。。。

  173. 逛荡 says:

    还没看这本书呢
    不过非常想读之
    大陆啥时候出版?

  174. volvo2005 says:

    不明白像您这么睿智的人不喜欢龙大姐。她是文学专业,叙述历史本来就是文学笔法,但是主题很突出,细节描述也是一流的。如果要看历史著作的一流的结构,去看汤因比就行。但是历史叙述的个人体验也是很流行的,而且现在也很被认可。这样伟大的启蒙者不应因为不喜欢她的文字叙述习惯就给否定了。

  175. fuguxo says:

    “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他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

  176. 安德烈和飞利浦都是他儿子,书里确实没有交代,但是大多数人都知道那不是西门子一类的东西吧
    对于龙先生春秋大义的白描手法我觉得还是挺好的,我没有抱着猎奇的心理,因为很多历史也很早就是知道的,只是还是忍不住一边读一边流泪,没有佩兄见鸡婆的感觉。
    作为台湾独立的知识分子,她基本上能做到即不偏红也不偏黑,不偏蓝不偏绿,能怀一颗平民的普世之心是很难得的。

  177. 小夕 says:

    应台~~~~~
    我也来叫一声~

  178. 逍遥游 says:

    “结构不入流”的原因会怪书商,还有么“飞利浦” 之类。这是几本书的叠加。

  179. Baiyssy says:

    连飞利普是什么都不知道,只能说明你根本没有真的(更谈不上认真地)读过这本书。
    你正好把这本书的闪光点全部否定了,这就相当于买了鸡蛋吃,囫囵吞下去然后问:怎么没有白菜味儿?

  180. 黑白 says:

    深有同感,特别不喜欢她说话的腔调。曾经找了段她在香港某大学演讲的视频,听了10分钟还不知道她到底要讲什么,只好关掉。

  181. 小象 says:

    “长春围城”,亲戚中有在世亲历者若干人。他们称作“过卡子”,他们就是闯过卡子活下来的人。黄仁宇的回忆录《黄河青山》中对这一段也约略提及。

  182. anobody says:

    上一篇评开复点李观点基本同意, 这一篇觉得有点苛评了。不过,人都是有偏见的, 不是吗。

  183. 生姜红糖 says:

    早些时候在牟春光的博客里还见他力推

  184. 枫林之声 says:

    有道理,想看长春围城那段历史的,不妨再找《雪白血红》来看看。

  185. Wu says:

    飞利普是她小儿子的名字,有的书里也叫华飞。

    她大儿子叫安德烈,有的书里也叫华安。

  186. 乔治 says:

    佩妈你说得不错。龙的这种叙事风格我也不喜欢,不习惯吧。这跟什么宏大叙事不宏大叙事没关系。

    如果这非要算做文人相轻的话,那么请问,作为文人的王佩,是不是以后失去了批评一切文章的权利?只能赞美了?因为只要他一批评,就是文人相轻了,我这理解,对吧?

    至于王佩何以如此不平则鸣,楼上王佩写的也是汉字,你怎么就看不明白呢?都是中文啊。如果还看不明白,怎么才能让你明白他何以不平则鸣呢?用英文?

  187. unknown says:

    博主太牛逼了,绝对天下无敌,纵观全博,不过是一个自以为是、夸夸其谈的浮躁小人罢了。

  188. 沙鸥 says:

    所以,“不抒情你丫能死呀”?

    谢谢你把快乐发泄给大家。那声“应台”,让俺想起了梁山伯

    山伯,原来你也在这里。

    另外还增长了八卦知识 俺还只道龙只有一字名唤安德烈的 若飞利浦真为其子 不写一本《亲爱的飞利浦》为母岂不有失公允?爱抒情的应台该情何以堪?–说来菜头也动不动情何以堪,情何以堪的 真是难堪啊

  189. tianyi says:

    一流的XX,二流的XX,三流的XX,四流的XX,五流的XX,不入流的XX
    以这样的语言作评价,显然,作者更在意语感和气势,而无意评价的客观与中肯。
    同意楼上的一句话:带着很强的主观性去读一本书,只能是折磨自己,既然那么不喜欢,干脆不要读,更不要读后感,再折磨自己一遍。

  190. RKYANG says:

    习惯了宏大叙事的大陆同袍们,你们辛苦嘞~~~

  191. mrseacow says:

    大众通俗读物,不加些噱头如何在台湾市场卖呢…

  192. taleending says:

    的确,龙应台没有说明菲利普和她的关系。只在前言《行道树》里暗示了了一下:“我实在受宠若惊,这世界上怎么会有十九岁的人对自己的父母感兴趣呢?”
    不过,龙应台自己说过,她想写的不是大历史的宏观叙述,而是站在个人角度进行文学叙事。

  193. zanefei says:

    很喜欢龙应台的语言,也很喜欢龙应台的叙事风格,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小人物处于大历史环境中的无奈才是最真实的。
    历史是一个个普通人曾经活着的经历,不是大人物手一挥的结果。

  194. gideon says:

    带着很强的主观性去读一本书,只能是折磨自己,既然那么不喜欢,干脆不要读,更不要读后感,再折磨自己一遍。
    不了解的人还以为:作者是不是有点心理疾病?

    不过承认一点,台湾人写东西一般都是从个人角度出发,很少像国内的那种“大气魄”,这也算一种文化隔膜。

  195. ybbswc says:

    好像有一本书是她写给她儿子的书,我才知道飞利普是她儿子

  196. Haha says:

    作者在替大江大海作广告。 一看就知道在说反话, 用没道理的说法骂人, 其实在捧大江大海.

  197. putumayo says:

    楼上正解,应该是“菲利普”吧,我第一次根据龙应台在《读者》上发表的文章写随笔,结果把他们的关系理解成了朋友,还是我的语文老师给指出来了。现在想来还是很失败啊~~

  198. redflagegg says:

    文人相轻,这话是真的

  199. Sean says:

    看来你的心情却是不好

  200. 大人代表 says:

    文人相轻,这话是真的

  201. 内务人民委员 says:

    抒情,你的名字叫女人。

  202. 拔一毛不拔两跟毛 says:

    这种人的书也去读,这不是自找吗??

  203. RKYANG says:

    你何以如此不平则鸣?

  204. stone says:

    飞利普 是他的儿子吧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