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仅容易被记述者歪曲,还会被阐释者们糟蹋。
在社会科学领域,我对所有自称发现了规则和定律的家伙都抱着本能的怀疑态度。带着坏情绪研究历史,处处都想着发泄和影射,预设观点,挑选史实,杂拌以一知半解的经济学、成本论,调制成一锅时鲜的历史理论,四处开坛讲座,广收信徒,这不是做学问,而是做法事。
与其听学者们郢书燕说,不如自己读史。可惜我们这代人都没有童子功,只好临时恶补,急学先用。可是一部24史,从哪里读起呢?
近来发现一套《经史说略》,淘自二手书店,我是冲着其中的《二十五史说略》去的。《二十五史说略》为读国史提供了一个基本纲目,每一章节的作者几乎都是该断代史领域的方家。读得我心花怒放,莫名欢畅。
在电脑城,我用10元钱买到了两张碟,是《二十四史全译》的电子版。看了这套书的序言,并且搜到一篇文章《七年只出了一套书》,我才知道这套书来得真不容易。
中国一直有盛世修史的惯例,按说改革开放积累了这么多的财富,在北京随便划出一片地皮卖掉,就足以把24史翻译成24国语言。然而,上国并没有这笔资金。这如同我们家乡的一段歌谣所唱,不孝男对老婆百依百顺,“也有枣,也有梨,也有闲钱去赶集”;对老娘爱搭不理“也没枣,也没梨,也没闲钱去赶紧。”
以许嘉璐为主编的核心团队,只得借助民间资本,才使这一项目继续下去。民营资本家杨冠三先后投资了5000万,才使得这套书书在2004年问世。成书之日,全体员工莫不鼓掌相庆,并潸然泪下。
《二十四史全译》动用了国内史学界最精锐的力量,先后用了13年才完成。书未成,担当重任的史学家邓广铭等人都已仙逝。许嘉璐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不知深浅”和“悔不当初”,而总编辑孟繁华,回顾最绝望的时候,说自己“经常半夜里惊醒,猛然坐起,满头冷汗,心怦怦乱跳。”他说:“看不到尽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
当我在电脑上,翻看此书,对投资人、编辑者乃至全体工作人员都心生敬佩。《二十四史全译》全套书原文4000万字,译文6000万字,合计1亿字。为了便于保存文脉,全书使用正体字(即俗称的繁体字),横排,左古文,右直译,便于对照,一目了然。这种不装大尾巴狼的排版,是中华书局不肯做,也做不到的。这套书最重要的功绩在于,使没有扎实古文功底的人也可以自由畅快地读史,为中国史书向国民普及、向全世界翻译打了一个基础。
这些人没有入选感动中国,甚至很少有人记得他们,但是每一个读过《二十四史全译》纸质书和电子版的人,都会由衷地对他们表示感激。
让我们一起重温中国史学的伟大传统,倾听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那痛彻肺腑的誓言: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调制成一锅时鲜的历史理论,四处开坛讲座,广收信徒,这不是做学问,而是做法事。
《二十四史全译》的电子版在哪个电脑城买的,我找不到啊。。。
定价12000,精装:
是给老百姓看的么?是本着想流传推广的目的么?我没看出来
[…] 我曾经在博客上介绍过民营企业家投资5000万、老历史学家奋斗7年编写的《二十四史全译》的故事。最近,我忽然发现这套PDF版的图书有一个妙用。 […]
[…] 我曾经在博客上介绍过民营企业家投资5000万、老历史学家奋斗7年编写的《二十四史全译》的故事。最近,我忽然发现这套PDF版的图书有一个妙用。 […]
既然知道人家写的辛苦,不觉得买盗版对不起人家吗?
科技时代流行骑驴找书了 谢谢
TO 沙鸥老师
如果你可以使用电驴的话,请到这里下载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26089/
可以代为多买一张吗?虽然我一向喜欢看纸质版 但是卓越上标价12,000元 还无货。。。这诚然对编著者的辛劳是一种安慰 但看10块钱的电子版也算吧 所以 可以代为多买一张吗?或可提供该店可以电话订购或邮购方式?多谢!
去年十一月在近千人的集会上见过许嘉璐 听过他的讲话 却不知道这一节 折服了
原文4000万字,译文6000万字,够精炼!
这些先生们真是感动中国的人!
哦,都还漏了个“综其始终”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______________
佩妈,电子书引用当慎重,中间有省略的也应打上省略号。一般来讲,通行的版本是这样: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我就属于缺乏童子功的那一类人类,史书浩瀚复杂,读起来太枯燥。
有多少人意识到要读自己的东西,要找自己的根呢?
就像我过去学了一整的音韵训诂,但只知道是用来拿文凭、发论文的,根本不知道还可以怎么用。后来干脆改学了西方的语言学,但还是老问题,不知道除了拿学位、评职称外,洋理论还有什么用。
还好,现在总算明白“学以致用”是啥意思了。
过去学的东西,丢掉的还不算太多,捡捡还能对付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