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人书:“事儿妈”们的那些书

原载《广州日报》

“事儿妈”原是北京方言,指的是平日小肚鸡肠、动辄惹事生非的人,我这里借用一下,用来指一类书的作者和编辑。这类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取名不用大脑,就知道一味跟风,结果把自己仅有的一点个性也给湮没了,其销路可想而知。

自从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一炮走红之后,不但作者不断自我克隆,已经出到了第六部,崇祯居然还活蹦乱跳的;整个出版界也开始了病毒式的复制,在卓越网搜标题含有“那些事”的书,一共有48部。

这些“事儿妈”书中,大都与历史相关。明朝是没人敢再碰了,但幸亏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频繁。于是,我们有了《战国那些事儿》、《汉朝那些事儿》、《三国那些事儿》、《六朝那些事儿》、《隋朝那些花花事儿》、《唐朝那些事儿》、《宋朝那些事儿》、《清朝那些事儿》、《慈禧那些事儿》、《民国那些事儿》。最过分的一本是《清朝皇帝那些事》,作者署名“当年清风”,不知道以为是当年明月的同门师弟呢。卓越网的搜索结果,让我略感欣慰的是元朝还没有被“事儿妈”侵扰,看来忽必烈的子孙余威尚在。正得意时,想起了“外事不决问谷歌”,一搜,立即凝固:“新浪博客长篇连载–《元朝的那些事儿》。”

生活类的书籍本来就紧跟潮流,所以当你看到以下书名的时候,不要感到奇怪:《身体那些事儿》、《说说中医那些事儿》、《男人那些事儿》、《男人女人那些事儿》、《单身中产女孩那些事儿》、《婆婆媳妇那些事》、《80后的那些事儿》、《留学那些事儿》、《职场里的那些事儿》。有人甚至把刘心武、肖复兴等人的散文编成了一个集子,叫《那些温暖我们的人和事》。如果这些还可以理解,那么程序员出书动不动就叫《Java编程那些事儿》、《UML那些事儿》,说明这股“事儿妈”之风已经把以前最纯洁的理工科生也给熏染了。

本周雷书榜

1、 棉棉《熊猫》(法文版)

雷人指数 4星

棉棉这本小说2004年就出版了,之所以还拿出来打榜,是因为它刚刚翻译成法文,跟杜拉斯放在一个书店里卖。

棉棉略带浮肿的脸庞,也出现在法国一些文学网站上,似乎是对熊猫一词的最好诠释,我一位在巴黎留学的女同学说:“看她照片吓一跳,咋一下肿成那样呢,整个给中国女人抹黑,好像不经做似的。”《熊猫》控诉了中国男人的性能力,指出他们像熊猫一样,一年只能交配一两次。并且还有一个特点,越爱的越不做,都喜欢到外面乱做。跟外国游客比起来,那简直好比不同的物种。在这本书里每个女性都叫棉棉,棉棉不厌其烦地回忆起她跟外国游客鱼水之欢的日子,棉棉可能不知道,很多外国游客在来中国之前,都会被提醒要注意旅游中的性伦理,这样随意的做爱故事,可能只存在于作者的想象中。

2、 曾子墨《墨迹》

雷人指数:2 星

这本书是凤凰当家花旦曾子墨的自传,书的内容跟书名的谐音一样,有点磨叽。作者不厌其烦地强调自己多么出类拔萃,多么毫不费力就取得了第一。轻描淡写地考托福,轻描淡写地拿660分,她觉得自己是在玩儿。中国读者一般喜欢“乌鸦变凤凰”的故事,更喜欢“落时的凤凰不如鸡”,像这样“小凤凰变老凤凰又生一窝小凤凰”的故事,太一帆风顺了,反而会耗光读者的耐心。

豆瓣网友“勇敢的心”的评论,可能代表了一部分读者的意见:这本书是“可以得高分的高中生作文”,曾的成功“得益于家庭,受益于父母,确实受到正规教育,很用功,轻微强迫,文采平平,但是毕竟取得了成功。”

Loading

Tags: ,

6 Responses to “雷人书:“事儿妈”们的那些书”

  1. 老熊 says:

    唔,补充一下。
    如果有意识的去做,也可以成为“雷书榜”的一条路子。就是,每期两本雷书,第一本是书本身就雷的,第二本是要借助评论帮着雷的。这样,互相彰显印证,实际上拓宽了这个专栏的广度和深度。

    希望在豆瓣上添加你为好友。从《正版语文》的某篇上来看,咱们还算是有渊源的。有一篇文章,你说你参加某家公司的五周年庆,对“一部一部,领先一步”中“一”的读音的辨析。那次我也在会场。

  2. 老熊 says:

    1、“雷书榜”的取向。现在似乎和最早有些变化了。前面的书,本身就雷人,谁看都能被雷到,被雷倒。但这次的,尤其是《墨迹》,恐怕不是谁看都会被雷,必须加上这样的点评才有效果。换句话说,是书评而不是书本身成了雷的发生器。照这个路子下去,这个栏目的重点就不是收集雷人书,而是欢迎古灵精怪的评论了。不知博主以为然否?

    2、图书出版界的跟风,早已如此,而且只要读者的辨识水平上不来,这一现象就无法改变。
    一时难以改变的现象,除了讽刺它,还可以考虑怎么更好利用它。
    我一位做商业图书的朋友,从去年下半年制定的策略是,对手下的畅销书,自己跟风自己。——与其让其他人抄袭,那还不如自己赚了这个便宜。
    进一步想,美国图书界有著名的dummy系列,广受赞誉与追捧,那么,《明朝那些事儿》的出版商,怎么就没有预判到会有跟风的情况,然后干脆注册了“那些事儿”系列,自己请人把中国历史出全了,然后逐步扩展到生活、健康、IT领域?
    真能做到这样,那这个故事不会出现白板报博客上了,会出现在营销案例教科书上了。

  3. ZZ says:

    小凤凰变老凤凰又生一窝小凤凰。。。。。

  4. 谁谁 says:

    夏商周好像还没人写,佩佩写吧

  5. 面朝大海 says:

    公平的说,”明朝那些事儿”本身还是不错的,作者也一直在博客上每天一篇免费连载。

  6. putumayo says:

    继续!继续!更多更多的雷人书 !哈哈!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