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June, 2008

艰难大道的云

Friday, June 20th, 2008

cloud-harizon

杭州滨江区江南大道

Loading

谁当所长?

Thursday, June 19th, 2008

sleeping-man

6月19日夜上海火车站候车室

Loading

动作action

Sunday, June 15th, 2008

我一位从事纪录片导演多年的朋友,在参加了美国一部纪录片拍摄之后,明白了一个道理:

要想表现一个人物,只需要截取此人一生中几个重要的动作。

ACT的词源学分析,稍后再推出。

Loading

独立在路上

Friday, June 13th, 2008

10-smashing-mountains02

一天跑了4座工厂2座山,拍了300多张照片。第一次发现,每张照片都舍不得删。

不是自己拍得有多好,尽管窃以为技巧略有提高。重要的是我在现场,这是任何奇技淫巧所不能代替的。

从此以后我要独立上路,独立拍摄,发回独立的报道。

02-hands

详情请看明日报道,今夜属于足球,属于荷兰和罗马尼亚。

Loading

词源梳理之“目标”

Thursday, June 12th, 2008

词源、词根学,在英语里叫做“etymology”,通过在线词源字典,可以查到词源学的词源:

etymology,在希腊语里叫etymologia,是由两个词生成的。etymon“真实的感觉” (英语解释是:”true sense”) +logos “道”(“word.” ),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真实之道”。

昨晚,牟森电话里嘱我查一下“目标”这个词。

英语里表达“目标”的词不下五六个,试一一查之。

1、goal

凡是看过足球的都知道goal这个词,还会唱goal goal goal。goal最常用的一个意思是目标。

词源解释是:“一场赛跑的终点”.

出处是古英语的gal一词,本义是“ 障碍,阻碍”(obstacle, barrier),这个词又是从gælan转化来的,gælan是动词 “阻挡”的意思。

2.object

意思一:“可触摸的,或,能被感官感受到的东西”

意思二:中世纪拉丁文objectum,意思是“放在(心、眼)前面的东西”。

意思三:表“被瞄准的东西”从1386开始。

3.objective

一般表示“客观的”意思,也当“目标”讲。首次在1864年美国内战的时候由美国军方所使用,出现在“an objective point”(一个目标点)这个短语中。

4、aim

在英语里词义单纯,只有“目标”一个意思。

来源于古法语,“计算,估算”的意思。

来源于拉丁文 aestimare ,意思是“估值”。

现在的意思是这么来的,1400年,“为了行动而进行计算。” 1573年,“计算炮火的方向。

另外,英语里“尊敬”(esteem)一词,也是从拉丁文“估价,估值”来的。

5、target

英语里的意思是“靶子,目标”。

最早的意思是从古法语借鉴到古英语里的,“轻型盾牌”。

1757年开始,表示“射击的目标”,跟射箭有关系。

作为动词“瞄准”是从1837年才开始的。

6、【法语】OBJECTIF

精通法语的朱老师给我解释说:

OBJECTIF也是目的,但来于OBJECT,物体,客观的,就比较认真,正式,非要实现,还要理智地实现

7、【法语】BUT

朱老师继续讲解:

BUT是用木头做的靶子,或者没准是准备劈的那根柴。

很可能,来于动词BUTER,脚撞了石头,后来成了名词,进球啦,就成了目标啦。

但不能说追随BUT,这样不太好,因为BUT是不会动的,考虑到你常动目标,换个词吧,你说CIBLE比较好,感觉你最近瞄上一件事,以后就不知道了

8、mark

我差点漏掉这个很重要很重要的词,它普通的词义是“记号,分数”,但也有一个词义也是“目标”。

MARK的无数词源指向同一个意思“边界,界限,边境线,标记”。

有意思的是,它的一个引申意义表示“赛跑的起点”,赛跑的口令就是“On your marks…”。

作为目标的意思,来源于marksman,神射手,狙击手的意思。

9、例证。

《新约》中《腓立比书》保罗说了一段很著名的话:

“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 14 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3:13-14)

注意“标杆”这个词,在古老的KING JAMES VERSION中,翻译成: I press toward the mark,用的是MARK

在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S中,改良翻译为:I press on toward the goal, 用的是GOAL。

10、小结

”目标“,在英国里有多种表达方式,但在古今《圣经》中,分别用MARK和GOAL来表示。

因此,目标与边界有关,与障碍有关;目标是赛跑的起点,也是赛跑的终点。

无论在英语和法语中,OBJECT都有客观实在的意思。

因此,目标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感知的。

目标在法语里是BUT,目标是不会变来变去的。

AIM一词,跟计算有亲缘。

因此,目标是一种战略估计,也是精心的计算。

OBJECTIVE也好,AIM也好,TARGET也好,MARK也好,都与战争有关。

因此,目标不是大姑娘绣花,目标就是去打仗!

Loading

震区,那永不消失的电波

Wednesday, June 11th, 2008

telephone
(马达 摄影)

【白板报报道】

几名志愿者在灾区支起一口卫星锅。从此,电话通了,每天从早到晚排队来打电话的人络绎不绝;互联网通了,政府和志愿者靠它现场办公,指挥协调救灾。连军方和武警都借用他们搭建的通讯网络,并派哨兵为这口锅站岗执勤。

他们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

他们做的事为什么对灾区那么重要?

请听马达为你讲述《震区,那永不消失的电波》。

马达返回杭州后,一位军医给他发来了这样一条短信:

你们走后三江人民非常想念你们,他们正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谈论着你们:他们背后一定有秘密财团支持……,否则哪来这么大的气势和高级技术。

5月14日,汶川大地震过后两天,马达飞到成都。

作为一名越野车手,他此行的目的是到灾区帮忙。路都断了,该是四驱车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吧。到了之后他才知道,那里的道路,甭说四轮驱动,坦克都没用,废墟压在路上,有三层楼那么高。

在灾区的头一个礼拜里,他做了不少事,比如参加志愿者的车队,运送各种救灾物资等,但是比起他之后做的事,这些可以略去不提。

5月21日,他通过朋友得知,汶川有个叫三江的小镇,军队一直没有开进去,通讯一直中断,当地居民不得不跋涉两天赶到都江堰来打电话。

马达一下子想起,朋友在成都有一套卫星IP电话设备,是北京一家公司赞助的,这下可算派上用场了。

他们带上设备,赶赴灾区。在距离三江4公里的地方,堰塞湖挡住了去路。他们不得不背上器材徒步翻山绕道前往。

跋山涉水

三江是个神奇的地方!走南闯北的马达说这话的时候,眼里闪烁着神采。

那里的学校,没有一个学生伤亡。大地一晃,老师就带着学生疏散到操场,人人蹲下,双手抱头。没有长期的演练,做不到这么整齐。

在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家书抵万金,在互联网时代,电话价值几何呢?当地人派出代表,带着写满电话号码和留言纸条,赶往都江堰。

当马达、老蒋、小马等人把卫星锅给支好,三江的神经中枢恢复了。

这套系统不但可以打每分钟只要8分钱的IP电话,还可以接驳无线路由器,让政府部门、救灾人员的电脑上网。

第一位打电话的是从汶川县城赶来就在的女干部,她兴奋而羞怯地用这套系统说:老公,我爱你!

第二位是位向阿坝的亲戚报告自己孩子死讯的藏族妇女。

三江人排队来打电话,帐篷内50度的温度,但是三江人没有一个打赤膊,也没有人插队,这让马达很惊讶。

他对镇长说,看来您治镇有方啊。镇长秘而不宣地一笑。

马达跟镇政府商量,让铁军来打电话,向家里报个平安。军人们不肯,经过再三邀请,首长答应了。

天开了口子,大雨倾盆。铁军战士8个一组,来到通讯站。

这是开赴前线以来,他们第一次跟家人通话。

卫星搭建的局域网,让几十台笔记本开始工作,镇政府还用一台线路接上了传真机。救灾材料,统计报表,乃至直升机的空投地点,都用互联网来传输。

空投

夜深人静,蜡烛点燃,这里成了一个烛光网吧。

IP帐户没钱了,马达在网上发布了一个帖子,顿时4000块钱充了进去,而200元,就可以打一天了。

等移动的救援车到达的时候,这里的灾民已经不再用电话报平安,而是用它来联系生意了。

卫星锅不小心被碰了一下,信号中断,抢修6个小时才恢复,此时,所有在三江的人们才意识到通讯的重要。

当中国移动的车驶入三江,马达他们知道,告别的时候到了。

他们在自己还没有变成鸡肋的时候,选择了撤离。

留下的是少数人的猜测与多数人的怀念。

当历史变成传说,传说变成神话,人们是否还记得马达和那一口锅。

hostel

马达回到杭州,赶上梅雨季节,在灾区都没有沦陷的汽车,陷到烂泥里。

家里断网断水。

一个救灾回来的志愿者,在自己的家门口成为了灾民。

截至白板报发稿为止,马达还把自己临时安置在一家青年旅社里。

Loading

重生

Wednesday, June 11th, 2008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重生并不难,难的是死去。死是向着过去而死,也是向着自我而死。

告诉你一个秘密,自我并不重要。蚯蚓可以幻想上帝的宇宙是为它而创建的,然而,鱼钩上的鲶鱼却大声地说:别信这些鬼话!

生活失去了主动,每天不过依靠惯性滑行。说到写作–为什么写?为谁写?能不能不写?这样的问题愈发显得愚蠢。一颗冲突怨愤的心又有什么迫不及待可表达的?

你打开电视,看到20多年前看过的电视剧;你拉开书柜,看到20年前读过的小说;内容你都忘了。难道佯装白痴,再看一遍吗?人生是个荒谬的循环,如今,已经没有什么新鲜。

已没什么新鲜。独居,宴乐,看书,憋字,放纵,忏悔,决心,反悔,周而复始,一切的一切,都已经乏味。

生命的琼浆都已经喝尽,现在剩下的是渣滓。

不如落进大地。

死了,或许能结出许多子粒来。

Loading

梅雨天 读书天

Monday, June 9th, 2008

I

拿到了Richard Pevear和Larissa Volokhonsky翻译的The Brothers Karamazov。

这个译本之所以让我期待,是因为它精确传达了俄文的韵律与节奏,达到了以前所有翻译都无法攀越的高度。

新译文并不好读,因为原作的语言就是颠来倒去的。为了弄懂一个意思,需要不断地去查谷歌词霸。

后来,不再装孙子,老老实实对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读起来。

II

朱老师在博上翻译了几篇法文《魔鬼辞典》,除了看不懂的之外,其余都很有趣。例如:

报纸上的文章:一种印刷风格,将文章与每周的邮购小册子区别出来。

问题是,中国的报纸现在连这点区分都没有,打开一个版面,你分不清楚,这是新闻报道,还是促销小册子。

III

我喜欢看电视购物,带着恶狠狠低俗的快感。

看一个台湾人口若悬河推销菜刀,由于销售对象主要是女性,此君用四个字泛指广大妇女:“妈妈小姐”。

这词真棒,既亲切,又尊重。

IV

在读弗吉尼亚-伍尔芙的文论。

文章写到伍尔芙的地步,再增添任何一句都是浅薄的废话。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