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钱闹的

以前IT界流传一个传说,中国的流氓网站盛行,外国的网站都很绅士。以我个人的经验,并非如此。其实,世界上原本没有流氓,饿得厉害了也就变成了流氓。

大概在一个多月以前,我信箱里忽然收到一张近80美元的信用卡扣款账单,我还以为卡被盗用了呢,经过跟银行核对才发现,这笔钱是《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扣的。我去年购买了一年这个网站的电子访问权,但是在我没注意的情况下,《经济学人》设定了默认自动续费。这件事让我很不愉快,尽管不能说是它在搞欺诈,但是,利用客户的疏忽赚钱,毕竟算不上正大光明。

另外一个让我不愉快的网站是Flickr,(愿它的灵魂在长城内安息)。我已经连续两年购买了Flickr Pro帐户,每年大约24美元。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它在国内被封了。这样对于我来说,如果再继续购买它的服务,就像太监买套套一样了。于是,我自动降格为免费用户。昨晚上去一看,我的上千张照片,只剩下了200张。其余的不知道是不是已经被删除。

所以,要说国外网站一点都不流氓,也是一厢情愿。说到底都是钱闹的,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网站,为了钱都可以六亲不认。

又拍网(Yupoo.com)作为Flickr的替代服务,本来让大家充满了期待,我认识的博客中,很多人都在向网友大力推介这个网站。在新浪、网易、百度纷纷禁止图片外链的时候,又拍网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从今天起,再链接它的图片就会显示“图片外链服务政策已经更改”等字眼。大家纷纷猜测,是不是又拍网好人不学,偏学新浪百度啊。

刚才在MSN上咨询了又拍网的人,给出的答复是他们–

又拍网不会禁止外链。只是因为现在网站贴图用户太多了,占用大量的带宽,造成正常用户访问有时也不流畅,才修改外链政策。以后会区分用户质量。对博客不会产生影响,但对张贴产品和BT电影截图的使用会有限制。相关新的外链政策,会在近日内出台。

以上为非官方通告,白板报登载只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以又拍网官方通告为准,请留意。

Loading

Tags: , , ,

3 Responses to “都是钱闹的”

  1. haitao says:

    的确都是钱闹得,唯一的区别在于国外的商家更狡猾更隐蔽一些,虽然不合理但是合法。订杂志、手机、宽带都是自动续约的,想解约甚至要在合同到期前1到3个月书面申请,最狠的是手机合同,续上了就是两年。。

    祝你新年新气象^.^

  2. Raymond says:

    今天北风老师的博文部分:
      
      “杨帆与逃课女生发生冲突
      
      中大博导“虐待”学生事件还没有平息,网络又爆政法大学师生冲突事件。1月4日晚,经济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杨帆教授在讲授“生态经济与中国人口环境”选修课的最后一节课时,因为逃课学生人数太多而与一名欲离开教室的女学生发生肢体冲突。事发后,一些目击学生将事件经过写成帖子,发在网络上,事件逐渐为公众知悉。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公众舆论介入,大学愈演愈烈的师生矛盾被入向当代大学师生关系及当代大学生社会价值观的深层探讨。”

    但我想,当公众舆论介入后并将话题引向“大学愈演愈烈的师生矛盾被入向当代大学师生关系及当代大学生社会价值观的深层探讨”时,可能也就错过了研究对大学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行为标本进行研究的机会。
      
      我的帖子没有能力进行深入分析,但把那些具有一定理性、冷静、克制和建设性的帖子记录下来,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当代大学生,不要让他们背负不应有的懒惰、暴虐、薄情、野蛮的骂名吧。

    在过去的多次有关大学师生关系、大学教育体制弊病、大学校风学风的讨论中,舆论总是关注于冲突和矛盾本身,很难注意到深处漩涡中的大学生群体的意见、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多次的事件中,大学生基本上被脸谱化的标为“叛逆者”、“冲动者”、“幼稚者”,甚至成为“中国大学教育失败的证据”、成为“教育体制培养出的毒瘤”,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中国大学生如何在逼仄的环境中寻求自由、公平、正义的价值,如何尊重事实、规则和程序,如何利用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但是,这一次,我觉得我的部分师弟师妹已经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鲜活的例子,只是希望它们被看到,希望能在公众舆论中给当代大学生一点积极的、正面的、鲜亮的东西。

  3. Raymond says:

    王佩老师,我Raymond,不知你还是否记得,我曾经参与翻译了麻省理工学院开放教学课件,前些天翻译完成,当时留言给您但似乎没有被记录下来。

    前两天见到您提及“杨帆教授肢体冲突”一事,我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并在校友论坛上整理了一个帖子跟踪此事(http://bbs.canghai.org/thread-143379-1-1.html),目前政法大学学生的想法和做法缺少机会表达,主要的媒体描述都来自杨帆教授的采访,因此我希望能够替现在学校的那些师弟师妹们说几句话。除了陈述事实外,我觉得他们理性、建设性解决问题的心态和方式更为值得宣扬。也希望能通过您的博客得到一个这样的机会。

    我要承认,我帖子的内容在部分用语上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评价、带有一定感情色彩,因此,如果您能够给予转载的帮助,那么完全可以对此加上评语和说明,以免给读者带来误导。但是我也要强调的是,我的评价所基于的事实证据目前尚无反证(有反证的我也会随时订正)。

    如果能够得到您的帮助,万万感激。

Leave a Reply